欧美久久久久久_久久新_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_日日夜夜精品视频_欧美一区二区免费

首頁 > 民俗 > 天水婦聯 > 正文

藝術家邵譯農個展亮相藝術三亞

藝術家邵譯農個展亮相藝術三亞

2013年12月05日 20:26   新浪收藏  微博 我有話說

展覽海報

展覽海報

道和門 no.1

道和門 no.1

道和門no.1第三自然—廣州三年展項目展 廣東美術館 2011

道和門no.1第三自然—廣州三年展項目展 廣東美術館 2011

道和門no.2裝置,尺寸可變,改造歷史 國家會議中心展覽現場,2010

道和門no.2裝置,尺寸可變,改造歷史 國家會議中心展覽現場,2010

ART Sanya “2013國際當代藝術展——不期而遇”主題展將于2013年12月6日在海南三亞開幕,藝術家邵譯農個展同期舉行,展覽由黃篤擔當策展人,張子康擔任學術主持。

與主題展“不期而遇”并行,邀請展旨在以個案研究的方法來呈現藝術家個展,邀請具有實驗性、觀念性和創造性的藝術家,意在挖掘和展現藝術家在創作中的觀念、形式和語言與社會、語境、日常、傳統及文化節點的內在關系及其個人經驗。這里,作為邀請展的藝術家個案,著名藝術家邵譯農的受邀和參與就是對以上議題的確證。

邵譯農是一位很具獨特性和創造性的藝術家。他的藝術跨度較大,涵蓋了不同媒介和觀念。他早期從事繪畫,后來轉向攝影,近來則專注雕塑與裝置。邵譯農早期的繪畫帶有“時效”特點。后來他(與慕辰合作)的攝影作品在形式上呈現出絕對客觀的圖像,又傳遞出對其蘊涵的歷史意義的解讀。近來,邵譯農轉向了雕塑和裝置的創作,他通過用黑絲絨作為媒介對昔日殖民時代繁冗的日常器物的模仿,暗喻了人們對虛幻的奢華的想像。尤其是邵譯農最近的作品則轉向了對中國傳統美學挖掘和利用,并以此重新界定了物、自然、空間與人的關系。邵譯農在這次個展中奉獻了兩件巨大的作品“木本心•十年樹輪”(室內)和“道和門”(戶外)。

在這件室內的作品“木本心•十年樹輪”(2009-2019)中,邵譯農把一棵樹主干切割成六段,通過利用傳統工藝方法,即日復一日對樹木進行烘烤、打磨、披麻、掛灰、上漆以及再上漆的工藝,正如他所預期的那樣,以每十四天達一張普通紙的厚度增長,十年之后,漆樹生長的厚度約十厘米左。最后將這種賦予人工的漆器懸掛于排序的拱形不銹鋼結構中,呈現出了奇異的裝置雕塑效果。該作品的觀念就在于集木、人、時間、勞動和美于一體。我們從他的作品中既能洞察到木的自然節律和質樸簡約,也能感悟到人的勞動與自然相關的生命、時間、生長的外化狀態相吻合。

對于“木本心•十年樹輪”的觀念,正如邵譯農所自述,“人從心出發,至物達物,至性達性,格物之志。這時物心即本心。對我而言,于外時間與生命年輪之外觀,于內心閑雜,行簡約至本之心路,這件作品也就是生命內化之附帶物品而已。”

在大型戶外作品“道和門”中,邵譯農就充分發揮了這一思路,并付諸實踐。“道和門”中醒目的花墻由一塊一塊鐵澆鑄圖案組成:具體由傳統四只蝙蝠組合成一個圖案,呈四方連續狀,以十字連接。其含義為福上加福。作品由花墻形成狹窄的通道、各式洞門和空間構成一個場。迂回婉轉的曲線狀猶如纏繞的巨龍,而這種四米高的鐵幕花墻給觀者心理上和空間上帶來某種體驗——或在約束、在延伸、在通透、在隔絕之間,或在冰冷、在華麗之間展開生存和自由的微妙思考。該作品在花墻內和花墻外形成兩個空間的一個場,也形成了如同劇場—看和被看的不同視點。因此,該作品的整體空間理念構成了對現實空間、藝術空間和心理空間的追問和換位。                                  

邵譯農曾參加過許多重要的國際性大展,如上海雙年展、廣州三年展、日本森美術館開館展“幸福”、今日文獻展等等。鑒于邵譯農出色的藝術實踐,作為此次邀請展的藝術家,他是一個非常值得研究的當代藝術個案。

策展人:黃篤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