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久久久久久_久久新_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_日日夜夜精品视频_欧美一区二区免费

首頁 > 文學 > 小說散文 > 正文

曾梵志:不該拿數字當創作標尺

曾梵志

曾梵志

在藝術界,51歲的曾梵志如同神一般的存在——國內沒有個展,甚至蹤跡全無,可他依然不時見諸報端或雜志封面,這些年,他的名字幾乎與天價成交如影隨形。2013年,其作品《最后的晚餐》拍出1.8億港元,成為亞洲最貴當代藝術品;不久前發布的“2014胡潤藝術榜”顯示,他的作品拍賣額位居中國藝術家第一。

曾梵志的“盧浮宮計劃”正在位于草場地的香格納畫廊展出,這也是他時隔五年首次回國辦個展,其中有其在巴黎盧浮宮與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導人民》對話之作《從1830年至今NO.4》,還首度曝光了他同期創作的另三件“鋪墊”之作。

開幕式頗為另類——沒有藝術家講話,展廳門口還架起爐子烤羊肉串,而這都是曾梵志特意安排的。整個下午,他都忙著迎接前來捧場的各路朋友,與他們合影。偶爾,他也會湊到爐子跟前來上一串羊腰子。熟悉曾梵志的人都知道他最不愿意在公開場合發言?!按诋嬍覄撟鳎铱梢詿o拘無束到自戀;要讓我當眾發言,真就不知道說什么好了?!彪m然長年往返于北京和海外,他的武漢口音還是有些重。

據他透露,去年10月底,當此次展出的作品亮相盧浮宮德儂廳,與經典名畫《自由引導人民》并置一處展出時,他私下要求不登臺講話,最終未能獲準,原因是那次展出意義太大了。盧浮宮破天荒地將古典與當代、東方與西方的藝術作品于同一空間并列布展,這在其二百多年的歷史上尚屬首次。為了那次展出,曾梵志閉關一年創作了同主題的四幅畫,最終在盧浮宮展出的是第4號作品,北京的這次展覽,把這四件作品來了個和盤端出。據曾梵志介紹,它們最關鍵的差異集中在顏色處理上。

展廳里,四幅作品掛滿了三面墻,剩下一面墻循環播放著一段視頻。據展廳人員介紹,它是曾梵志作品在盧浮宮展出期間拍攝的,既有參觀者對其作品的看法,也有他對自己作品的解釋??吹贸鰜?,如果有的選擇,他更習慣以這種“疏離”的方式與參觀者交流。

而這種“疏離”倒也暗合了他最常為人們提及的“面具”系列——畫中人有著空洞的表情、夸大的局部。為他贏得“標王”稱號的作品《最后的晚餐》,便是其中尺幅最大的代表作。

除了巧合的題材名字,生活中的他也被認為總戴著一副精致的“面具”——畫作昂貴、衣著光鮮,經常像商業、娛樂明星一樣,他的頭像也與豪華汽車、貴重鐘表同時出現在時尚雜志封面。“其實,我不愿意和那些東西待在一起,但我左右不得?!痹谒磥?,一如改變不了人們對他創作主題的刻板印象。

1991年畢業于湖北美術學院的曾梵志,在創作主題上先后走過了四個階段。早期圍繞醫院主題,創作出《協和醫院》系列;1994年至2004年,是令他聲名大噪的“面具”系列;之后又有“肖像”系列,直至如今“亂畫”系列。然而,十年過去了,人們依然津津樂道于他的“面具”系列。他希望通過這回的展覽,稍稍改變人們的認識。此次展出的畫作里,原作的自由女神被解構為寫意式的雕塑,背景部分的人物群像則索性被隱去。即便作為致敬之作的1號作品,也只是基本保留了原作場景,畫面里縱橫交錯的線條源于他堅持多年的“亂筆”風格。

曾梵志清楚地知道,“面具”系列的高知名度,與那些拍出的天價不無關系。1998年,一位美國游客以1.6萬美元買下他的一件作品,其中一幅便是2008年拍出天價7536萬港元的《面具系列:1996NO.6》,十年增值六百多倍。不過,他也毫不避諱曾經的尷尬——在長達十年里,沒有一位國人愿意買他的畫。

“市場不是藝術家所能控制得了的,我們也不該拿那些飄忽不定的數字當作創作標尺。”他說,自己基本不理會那些天價,因為天價可能毀掉一個藝術家的生命,還會刺痛一些同行的神經。至于不斷轉變風格,他說:“藝術創作首先是遵從內心,如果一直停留在一個階段就俗氣了。市場的選擇趣味,就交由時間去沉淀吧?!?/p>

延伸閱讀

當代藝術老牌明星失寵

中外權威機構日前聯合發布的一份數據,佐證了國內藝術品市場依然處于深度調整期。2014年中國內地藝術品拍賣市場的成交額約380億元,與2013年的438.07億元的成交額相比,降幅接近14%。其中,曾經“集體癲狂”的當代藝術構成不小拖累。

2014年國內秋拍,當代藝術“F4”——張曉剛、岳敏君、王廣義、方力鈞近乎全面失語,作品紛紛流拍。雖然明星畫家曾梵志的作品《面具》最終成交,但750萬元的成交價相比一年前拍出的1344萬元,縮水逾四成。有人將之形容為當代藝術老一代明星集體失寵。從2003年起步,先后經歷兩次“火箭式”躍升的中國當代藝術品,又以“過山車”的速度跌落到5年前的水平。

而這遠非調整的終點。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陳少峰預計,大部分當代藝術品的價格還將下降20%至80%,而且,由藝術家給本人作品定價的時代將一去不復返。當代藝術市場步入低迷,在中國美術館原副館長梁江看來,與禮品畫市場的興起和衰落不無關系。“曾經近乎天方夜譚的價格,完全背離了市場規律,導致的結果就是與普通民眾構不成任何相關性?!彼f,步入調整,或許是當代藝術走向重生的必由之路。在蜂巢當代藝術中心館長夏季風看來,市場走勢同樣受制于藏家和美學系統的更新。他說,以前接觸到的不少藏家是做實業的,而現在更多是一些高智商的工科類出身的藏家,他們更為理性?!扒靶┠?,不少藏家追捧的那撥兒人,畫面里表達的東西有強烈的社會性,主體意識明顯。”他舉例說,方力鈞對表達改革開放初期的精神狀態就情有獨鐘。然而,如今隨著80后年輕藝術家不斷涌入,他們可能更關心藝術本體,“而不再具有強烈的社會性,它必然也會帶來美學特征的轉變。”

來源:北京日報

作者:陳濤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相關閱讀
關鍵詞: 月沐風吟:花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