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久久久久久_久久新_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_日日夜夜精品视频_欧美一区二区免费

首頁 > 首頁 > 評論 > 正文

當代書家如何彌補少時積學不足

蘇軾30歲時所書《治平帖》

蘇軾30歲時所書《治平帖》

張志慶

書法根植于傳統(tǒng)文化,是介于哲學和藝術之間的一種半形而上的文化藝術形態(tài)。要想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書法家,必須具備兩個必要的條件,首先,書寫技巧要過硬,不僅要有豐富性,還要有技巧的高度和難度;其次,要有很好的文化修養(yǎng),能做到詞清調雅,知古通今,品德修養(yǎng)要高,思想境界也要高。因此,要培養(yǎng)一個優(yōu)秀的書法家是很不容易的。

從教育方面來看,在民國以前,書寫工具是毛筆,用毛筆寫字是讀書學習的必修課,從四五歲開始,便接受嚴格的訓練,一點一畫,一字一句,乃至成篇的章法,都要經過千錘百煉。隨著身體的成長,書寫技能的適應性和協(xié)調性也隨著提高,及至成年,這種訓練經過了十幾年的反復適應和磨合,基本上可以完成書法創(chuàng)作所需要的大部分技能技巧,而能得心應手。進行技巧訓練的同時,對文化知識的學習也在進行,從四五歲開始,誦讀《三字經》、《百家姓》、《孝經》、《四書五經》等經典著作,在私塾類的師徒授受中,對于傳統(tǒng)的文化常識、禮儀、審美觀念,逐漸養(yǎng)成、完善。而此時的書寫,就在一個較高的文化層面上展開,在此基礎上,再加強對風格、情趣等個性化因素的追求,并逐漸走上塑造自我書風的道路。如蘇軾在30歲時所書行書《治平帖》,自我風貌已漸現;蔡襄29歲題蔡邕書法的楷書《書賦》,寫得十分精妙。由此可知,古人在青少年時期所下功夫之精勤。

歐陽修說:“古之人不虛勞其心力,故其學精而無不至。蓋其幼也,未有所為時,專其力于學書。及其漸長,則其所學漸近于用。今人不然,多學書于晚年,所以與古不同也。”(《歷代書法論文選》)學書自幼時起,可以達到“學精而無不至”,可見少時積學的重要。古人在30歲以前,已經有了很好的學術和技巧的積累,所以,他們可以在成年后沿著自己喜歡的方向去追求。

而我們現代的教育制度有著與古人完全不同的知識結構。毛筆的使用和書寫,不再成為學生的必修課,而硬筆的廣泛使用,使毛筆字的書寫成為一項既難而又費力的勞動。電腦的廣泛的使用,更使毛筆的書寫完全成為了一項“奢侈的活動”,所以幼時技能技巧的積累無從談起。而少數喜好者的學習,因其實用性不強,而不系統(tǒng)、不扎實,達不到古人訓練的程度。而文化知識的學習,其范圍拓寬了,涵蓋了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不再專注于傳統(tǒng)文化的科目,而更多地加強對自然科學知識的學習,對于傳統(tǒng)的文化知識,只是有選擇性的了解式學習,從傳統(tǒng)文化的素養(yǎng)來看,不如古人深刻和全面,現代人學書法,大都是在成人以后。因此,對于書法技能的訓練會持續(xù)很長的時間,而對于傳統(tǒng)文化知識的學習,也需要持續(xù)到中年以后。這樣,我們才能彌補少時的不足。

對于書法家來說,現代教育制度下人們所形成的知識結構,似乎缺少很多東西。而要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書法家需要具備哪些知識和能力呢?我認為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書法的本體知識和技能的修養(yǎng)。這包括兩個方面,其一:與書法學科本身相關的書法史、書法理論、書法文化常識,這部分是作為書法專業(yè)人才必備的知識,是此專業(yè)區(qū)別于其他專業(yè)的基礎知識,現代的書法專業(yè)本、專科教育的書法學科知識,也是書法家的專業(yè)知識主要構成部分;其二:毛筆書寫的相關技能和由此建立起來的對經典書法作品的判斷和選擇能力。對經典范本的選擇,亦有高低、雅俗之分,學習者要不斷提高修養(yǎng),學會區(qū)別和選擇,這關系到審美趨向的問題,如果方向不對,則會南轅北轍,等到發(fā)覺,悔之晚矣。

二,書法本體以外的文化知識修養(yǎng)。這里所說的主要是指文科的、與書法的關系較密切的文化知識。包括現代的和古代的。首先要熟知傳統(tǒng)文化生活的基本常識。比如,天干地支的紀年法,古人書信來往的禮儀和遣詞、稱呼,書寫對聯(lián)的常識,二十四節(jié)氣的相關禁忌,傳統(tǒng)諸事中的禮節(jié)等等。古人在各種文化生活中積累起來的一些約定俗成的常識,以便當代書家在參與文事和社會活動時,避免犯忌,鬧出笑話,更能夠根據現代社會環(huán)境適時化用,恰如其分。其次要懂得傳統(tǒng)詩詞。詩詞自隋唐以后成為中國傳統(tǒng)文人彰顯知識和素養(yǎng)的重要形式,過去的讀書人都精于詩詞的寫作,這也成為中國傳統(tǒng)文人的一個重要標志。所以,我們看到歷代的書法家皆能自書詩詞,而且多有佳作。但是,現代與古代已完全不同,我們的教育體系從小學到大學,詩詞僅是作為欣賞閱讀的對象,而作詩填詞的技能,已從現代人的技能目錄中剔除,變?yōu)榭捎锌蔁o。但是,作為書法家要懂詩詞,知道詩詞的優(yōu)劣,知道詩詞的規(guī)范和知識,能分別不同時代的詩詞特點和風格,知道古代詩詞名家的代表作與掌故,當然,如能偶作一兩首,則更好,但不宜強求,更不能扭捏作態(tài),寫一些令人讀后反胃的“順口溜”,給我們的子孫留下笑柄。

三,了解史學、佛學、哲學。史學是文科的基礎,對于書法這門與傳統(tǒng)文化關系緊密的學科來說,顯得尤為重要。了解歷史能夠為書法提供更廣闊的傳統(tǒng)背景,以便更清楚地了解書法的當時環(huán)境,使我們能夠在更開闊的文化背景中去把握書法。佛學是一門學問,從另一個角度來闡釋人生和社會的真諦,能夠開闊人的心胸和智慧,對佛學適度地學習能夠提高書法家的品位和藝術修養(yǎng)。哲學是人們思想認識的最高端,只有上升到哲學的高度才能脫開具體物象的障礙,看清事物的本質。不通哲學,視野和思維都不能開闊,書法水平達不到很高的高度。哲學思維的培養(yǎng),能夠使書家建立更好的世界觀,繼而選擇更恰當的方法,創(chuàng)作出更高水平的作品。

四,現代美學、現代心理學和現代設計構成的知識。法國丹納《藝術哲學》中指出,一個時期的藝術家是受他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影響的。當代的書法家也必然受到現代美學、現代心理學和現代設計構成的沖擊和影響。現代書法的探索和實踐,不管成功與否,已經證明了現代社會的人文、美學知識深深地影響著書法的創(chuàng)作,人們可能再也回不到過去的書齋生活。我們要面對展廳,場館,以及各種平面、多維的媒體。所以,加強這三方面知識的學習和了解,也是當代書家的修養(yǎng)之一。

書法是古老的,又是現代的。要想提高修養(yǎng),唯有讀書。作為一名書法家,必須終生學習技能和文化知識,才會不落伍,進而有所成就。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相關閱讀
關鍵詞: 反腐倡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