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在場 柯鵬(德國海德堡大學藝術史博士生)
什么也阻擋不了大陸藝術界人士前往香港灣仔會展中心團聚的熱情,剎那間微信朋友圈中的好友們不是在會展中心,就是在去會展中心的路上,或者在去找各式美食店的路上。從2013年開始,香港和巴塞爾這兩個地名在中國藝術界,特別是在畫廊業界從業者心中成為了一個固定組合,在此之前,如果要找出兩地的共同點,可能勉強能歸納為“地區性金融中心”,現在又加上了“藝術”。
無論光環有多大,“香港巴塞爾藝術展”歸根結底是一個畫廊行業展會,在這里有同行交流,市民逛街,更重要的是要打開門做生意,展商希望作品大賣,袋袋平安。從1970年開始舉辦的“巴塞爾藝術展”為亞洲新興藝術市場的橋頭堡香港帶來了頂級展會組織流程、國際一線知名畫廊和賣得最好的藝術家作品。去“香港巴塞爾藝術展”觀展還是參展也成了畫廊級別的分水嶺,短短三年時間這個展會已經成為了檢測大陸畫廊業者地位的一份試卷。整個展會在場面上已經做得熱火朝天,但是真實的成交量也只有參展商們才心知肚明,“只有退潮的時候才知道誰沒有穿內褲”這句話在畫廊行業特別適用。
如果您已經不滿足于看到國際畫廊主們為亞洲新貴們準備的“特供品”,可以空出時間在每年6月中旬前往德瑞邊境小城巴塞爾觀看國際大土豪的趣味。您應該馬上開始預訂期間巴塞爾的酒店房間,否則您很有可能會住在德國黑森林莫名小鎮的某家家庭旅館中,這可能也會是藝術之旅的驚喜亮點。在6月的巴塞爾展會中您可以慢慢體會歐洲藏家的欣賞收藏習慣,也可以觀察哪一些東亞藝術家被國際藏家熱捧。在2017年的6月,您可以做好充分的體力準備,申請一個月的歐洲申根簽證,除了巴塞爾展會,還有一個神級藝術展會等這您—卡塞爾文獻展。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