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3月17日 12:24 新浪收藏 微博 我有話說收藏本文
新浪收藏訊 “邱振中:起點與生成”作品展于2015年3月12日在中國美術館開幕。展覽由中央美術學院院長范迪安任展覽策劃、學術主持,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美術館、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聯(lián)合主辦,雅昌文化(集團)公司協(xié)辦。
邱振中,1947年生于南昌,著名當代藝術家、書法家、詩人、藝術理論家,中央美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美術館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理事、學術委員會副主任。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水墨顧問。1995-1997年日本文部省外籍教師、日本國立奈良教育大學客員教授。
這是邱振中繼1989年《最初的四個系列——邱振中書法作品展》之后,時隔26年,在中國美術館舉辦的第二次個展。
展覽展示了1989年以來,作者在繪畫、文字作品、書法三個不同方向上創(chuàng)作的成果。
1989年的展覽,目的是在日本現(xiàn)代書法的思路之外,探索中國現(xiàn)代書法的道路。當時展出的四十余件作品,經(jīng)過時間的檢驗,已經(jīng)有一部分成為中國當代書法的代表作,并進而成為中國當代藝術中的重要作品,如《日記》《南無阿彌陀佛》《待考文字系列》《新詩系列·保證》等。這些作品亦成為這次展覽的組成部分。
“邱振中:起點與生成”展示了一位當代藝術家利用自己駕馭線條和空間的能力,利用在書法中所領悟的對氣韻、意境的把握,在當代藝術中開辟自己獨特的道路。
今天中國文化界已經(jīng)認識到,中國必須創(chuàng)造立足于自身文化的當代藝術,書法即是一個重要的出發(fā)點,但是書法悠久的歷史積存使得實現(xiàn)這一目標異常困難。深入書法傳統(tǒng)需要經(jīng)過長期的努力,能夠深入者大多不關心當代藝術、當代文化,關心當代文化者,大多對深入傳統(tǒng)的艱難缺少思想準備。
邱振中屬于極少數(shù)既對傳統(tǒng)有精深把握,又對當代藝術、當代文化有深刻領悟的藝術家和思想者。
“邱振中:起點與生成”包括三部分作品:書法、文字作品、繪畫。
書法部分展出邱振中草書作品39幅。作為邱振中通向當代藝術的起點,草書集中反映了他書法創(chuàng)作的成就。邱振中的草書繼承了唐代草書的偉大傳統(tǒng),同時在空間構成上作出重要貢獻。他的作品格調高華,意境深邃,中國美院教授、著名藝術理論家范景中把邱振中稱為“當代的希緒弗斯”。他說:“人的勞動是如此謙卑,可靜心思量,又如此宏偉。連上帝最后也給感化,他說:靜下來,讓黑暗降臨到你的墻上,它是神的黑暗。這就是我們在振中先生作品中看到的現(xiàn)代性,他的墨跡中有‘神的黑暗’。”
文字作品,展出作品21幅。在以漢字為基礎的創(chuàng)作中,邱振中從文字題材、章法、涵義、觀念、主題等諸多方面,全方位進行探索,創(chuàng)作出一批堪稱經(jīng)典的杰作。其中部分作品經(jīng)過近三十年的考驗,依舊不減其新銳與光彩。近年新作,觀念的表達充滿智慧,如《集句跋徐冰芥子園山水卷》《借景:六個夢與一首詩》,構成亦新意不斷,出人意想。
邱振中的水墨畫,出手即不同凡響。這次展出的73幅作品,即包括其1995年最初的水墨畫作。他的水墨畫的特點是,高質量的筆墨、精準的空間構成、富有新意的圖形。筆墨的含義,首先是“筆”,高質量的筆墨,在這里不僅指的是中國繪畫史上對“筆墨”的要求,更包含書法史上筆觸的最高標準。邱振中對自己作品中“筆觸”的苛刻要求,其筆觸的堅勁、準確,在當代繪畫中亦屬罕見。如《渡》《狀態(tài)-7》等,最細微的筆觸都包含著牽動人心的力量與質感,而這些作品中所有筆觸之間、空間之間的關系,幾乎無法移動分毫。不可思議的精準,是杰作與一般意義上的好作品的分野,邱振中以其在書法訓練中所獲得的能力,在繪畫中做到了這一點。
把這三類作品放在一起欣賞,更可以見出邱振中創(chuàng)作非凡的意義。他從書法出發(fā),經(jīng)由當代文字題材作品的轉型,進入當代繪畫領域。在這里,他帶來書法豐厚的積存,把書法的書寫性富有想像地運用在圖形的創(chuàng)作中,在當代藝術中建立了自己的語言和圖式。著名藝術理論家、浙江大學沈語冰教授認為,邱振中的作品“是一種在書寫與繪畫之間、中西經(jīng)驗之間、傳統(tǒng)與現(xiàn)當代之間的獨特創(chuàng)造物”,這些作品“呈現(xiàn)了一種獨特的結構。結構在這里既指作品呈現(xiàn)為一種序列性,也指某種精神秩序。我把它理解為中國當代藝術家在歐美主導的游戲中構建新規(guī)則的可能性”,而它們“可能是一條帶出中國藝術家的原初經(jīng)驗,并將這種經(jīng)驗上升為藝術表達的道路”。
牛津大學博士、著名藝術理論家曹意強教授說:“邱振中并不僅僅是書法家,他與馬瑟韋爾、徐冰等現(xiàn)代藝術家站在同一行列,試圖跨越傳統(tǒng)和當代、西方和中國之間存在的歷史和現(xiàn)實的巨大鴻溝”,“邱振中的藝術實踐具有最直接的當代意義,它不受材料、媒介、中西價值觀念和藝術門類的局限而進行開放性自由實驗,這是一種以心靈的再發(fā)現(xiàn)、傳統(tǒng)的再發(fā)現(xiàn)、現(xiàn)實的再發(fā)現(xiàn)為宗旨的創(chuàng)造性力量”。
范迪安說,“起點與生成”“營造了一種引發(fā)關于書法意義與書寫機制討論的空間,這樣的展覽,是一種新的學術形態(tài),它開啟了新的書寫動機,激發(fā)了創(chuàng)作的活力,從中透露出一個新的思想天地。在這里,一種嶄新的感受力從內在的書寫動機中綻放、生發(fā),鮮活生動而充滿魅力。”
如果這些評論經(jīng)得起歷史的檢驗,它們將和邱振中的作品一起,成為這個時代中國藝術的驕傲。
展期:3月11日至19日。
學術研討
“邱振中:起點與生成”學術研討會
時間:3月12日下午16:00-18:30
地點:中國美術館七樓
主辦:中央美術學院 中國美術館 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
書法的當代命運
——“邱振中:起點與生成”專題研討會(一)
時間:3月13日下午14:30-17:30
地點:北京華僑飯店一樓
主辦:書法網(wǎng) 江西省書法院 蘭亭書法藝術學院
詩歌與圖像
——“邱振中:起點與生成”專題研討會(二)
時間:3月18日下午15:00-18:00
地點:有時間藝術會(798藝術區(qū)3818庫)
主辦:邱振中工作室 千年時間畫廊 藝術生活快報 現(xiàn)代青年
書法與中國當代藝術
——“邱振中:起點與生成”專題研討會(三)
時間:3月20日 下午14:00-17:00
地點: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798藝術區(qū))
主辦:中央美院書法與繪畫比較研究中心 雅昌藝術網(wǎng)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