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圖:王云濤
能隨時刷走15億,實際伙同他人盜刷了42萬元,17歲黑客被控詐騙罪
“我主要不是為賺錢,而是覺得這件事情能證明我的技術,讓我很有成就感。”近日,一宗特大信用卡詐騙案在廣州市越秀區法院開庭審理,17歲的黑客阿葉(化名)被指控破譯19萬個銀行賬戶資料,并伙同他人盜刷208張信用卡,涉案金額近15億元。昨日,廣州市檢察院公眾號(以下簡稱“公眾號”)披露案件細節,介紹了公安部“海燕3號”專案主犯阿葉從一名貧困少年,通過自學成才成為一名黑客,并進一步成為詐騙案被告的過程。經辦檢察官介紹,阿葉在看守所中仍努力學習編程,計劃將來由“黑客”變身為“紅客”。
他很聰明
網吧內自學計算機技術
2013年7月,全國各地連續發生多起銀行卡被盜刷案,引起社會廣泛關注。該案被定為“海燕3號”專案,由廣東省掛牌督辦。2014年5月至9月,該案犯罪嫌疑人相繼落網。讓人感覺意外的是,其中一名嫌疑人竟只有初中文化——17歲“黑客”阿葉。據查,阿葉利用從網絡泄密數據庫中掌握的用戶數據,成功破譯了19萬個銀行賬戶的資料,可提現金額近15億元。所幸,這些錢大部分未被盜刷。
公眾號披露,阿葉家境困難,從初中開始就在晚上去網吧做兼職,供自己和妹妹讀書。在網吧內,他自學了計算機操作技術。
初中畢業后,阿葉繼續在網吧工作,有時也去酒吧做兼職服務生。聽說上網可以賺錢,他用積蓄買下一臺電腦。沒想到,一進入網絡世界,阿葉便迷上了編程。他夢想著掌握一技之長,將來自己開網吧。但此后,他接觸到黑客群,感覺“做黑客很了不起,比電腦游戲好玩多了”,就這樣,他開始學習黑客技術,很快就學會盜取倒賣他人的QQ號,從而賺到第一桶金。
他
很大膽
和同伙盜刷208張信用卡
公眾號透露,黑客圈里討論最多的就是如何利用技術賺錢、交流網站漏洞、破解技術難題,既能滿足成就感,又能帶來經濟利益。
交流中,阿葉敏銳地捕捉到一條信息。他聽說,某銀行大約70%客戶的網銀登錄密碼、取款密碼與日常使用的郵箱密碼一致,只要將他人的信息資料加以整合,就有可能提取到別人的銀行“四大件”(身份證號、銀行卡賬號、密碼和手機號),從而在別人卡不離身的情況下實現隨意盜刷。
阿葉先是利用某招聘網站的漏洞,用自編程序抓取約60萬條公民個人身份信息,再將這些信息導入自己編寫的批量登錄程序中,碰撞出取款密碼與網銀登錄密碼、郵箱密碼一致的賬戶信息。就這樣,19萬個銀行賬戶的14.98億元資金輕松落入其掌控之中。
此后,阿葉將這些賬戶信息直接轉賣,或在網上聯系下線,將信息提供給這些人用于購買游戲點卡、Q幣、機票,充值手機話費,代繳水電費和信用卡還款,再將套取出的現金與這些人平分。
2014年5月,公安機關接到多家商業銀行報案,稱監控到WAP手機銀行開戶頁面訪問異常。經過偵查,2014年5月8日,警方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某賓館房間內將阿葉抓獲。
2015年3月20日,廣州市越秀區檢察院對阿葉移送起訴。公訴人指控阿葉自2013年4月至案發時止,與同伙先后盜刷信用卡208張,造成損失共計42萬余元,行為構成信用卡詐騙罪。
他很可憐
父母離異,外婆癱瘓十年
4月16日,該案在越秀區法院一審開庭。當天,阿葉獨坐被告席上,沒有家屬到場旁聽。對公訴人的指控,阿葉表示沒有異議。他在整個庭審過程中都表現出與實際年齡不相符的平靜和鎮定,非常配合公訴機關的訊問,有問必答,詳細供述了作案經過。
但是,當法官針對阿葉是未成年人、詢問其家庭情況時,阿葉突然失控,流淚不止。原來,阿葉出生于一個充滿家庭暴力的破碎家庭,雙親離異后,母親改嫁,他自小隨外公外婆生活,日子很清苦。他說,他的外婆已經癱瘓十年多了,他當黑客“賺錢”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為了改善外公外婆的生活。但由于年輕不懂法,最終走上了歧途。
他很好學
身處看守所不忘學編程
“檢察官,能不能幫我一個忙,我實在太喜歡計算機了,很想在改造的這段日子里多學點編程知識,您能幫我向家人轉達這個愿望或者借一些JAVA編程的書籍給我嗎?”經辦檢察官李麗丹介紹,阿葉在看守所時仍表現出強烈的求知欲。
阿葉實現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竊取信用卡信息、盜刷信用卡套現三個階段都在網上完成,這是近年來破獲的罕見的涉及高科技經濟犯罪的案件。
面對這樣一個特殊的“天才少年”,經辦檢察官表示感慨良多,在惋惜的同時也對如何引導黑客走上正途展開了思考。他們認為,如果社會能為年輕黑客提供一個滿足好勝心和表現欲的健康平臺,完全可以將“黑客”變成“紅客”,成為網絡安全的守護者。
“每次提審,我都能感受到他對操作計算機的熱愛。”李麗丹說,法律的真正目的并不在于懲罰,而是讓涉罪的未成年人迷途知返。
經過感化教育,阿葉流露出后悔的情緒,向檢察官表達了當一名網絡“紅客”的愿望。
目前,該案仍在進一步審理中。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