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澤濤帥氣亮相活動
活動現(xiàn)場女粉絲云集
十全大補丸,中成藥名。為氣血雙補劑,具有溫補氣血之功效。用于氣血兩虛,面色蒼白,氣短心悸,頭暈自汗,體倦乏力,四肢不溫,月經(jīng)量多。
氣,中醫(yī)認為氣為生命體的能量,血為滋養(yǎng)機體之物。如果按照精神分析的理解,很像是驅力和能力。
精神分析理論認為,人的驅力有兩部分:性與攻擊。能力,是維系人生命體驗的東西,能力越弱,生命體驗越蒼白。就好比一個能力很強的登山者,能體驗險峰的風景,同時內心也會有更大成就一般。所以說,中醫(yī)的氣血維持著機體的健康與強弱,而心理上的驅力和能力維持著心理體驗的豐滿,影響著情緒反應。
最近出來很多小鮮肉的話題,而這些小鮮肉,無意外地成為眾多女性心靈的十全大補丸??梢源蠓匠姓J需要,驅力獲得補充;可以反觀自己滿足自己的能力,似乎也獲得大補。
最近爆紅的寧澤濤同學,有著萌萌的表情,帥氣的面容,強壯的體格,充滿愛心的胸懷,以其近乎完美的形象滿足了多數(shù)女性對于男性的理想化需求,同時也規(guī)避了很多女性對男性的恐懼感。所以那么多的寧太團成員在問自己一個問題:為什么我沒有這樣一個男人?
倘若真有這樣一個男人出現(xiàn)在身邊,那么許多女性便又會發(fā)問:我能hold住嗎?但如果我是他媽媽,這個問題就解決了。
中國古代有四大美男:潘安、鄒忌、蘭陵王、衛(wèi)玠。他們不管在哪個朝代,都擁有大量粉絲。潘安出外時,每次都可以“擲果盈車”;蘭陵王出征,因為長相太美要戴面具,當然如果腦補一下,甚至可以想象到很多軍中直男可能會為如此美貌之人而激發(fā)起“彎“的渴望。衛(wèi)玠之死,死得有點冤,又富有戲劇性,他竟然是被“看死”的。粉絲太多,被圍觀時,安保工作沒有做到位,也許被人捏來捏去,撕來扯去,加之身體不舒服,又空氣不流通,所以回家后又驚又怕,羞辱難當,病發(fā)而亡。
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性或者自我滿足一直是被壓抑的。性羞恥在幾千年的進化中其實并沒有多少進步。而自我滿足在觀念中似乎是一個“不良”名詞,與自私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lián)。
古時候的女性粉絲可能較之現(xiàn)代亦有過之而無不及,美男子們也會被粉絲“跪舔”吧。可以想象,對于美色,無論古今,皆是人人喜歡。區(qū)別在于,有些喜歡比較外顯,有些喜歡比較內斂。但不管怎樣,在喜歡美色的過程中,能體驗到自己的“性驅力”還在,或者說,壓抑的“性驅力”可以被我們感知到,能夠得到釋放。
《黃金時代》里的蕭紅,被許多女性投射出的形象是獨立自主,而從許多男性的角度看,她卻是一個自私的“不貞女人”。在傳統(tǒng)觀念里,一個為自己考慮問題的女性,是自私的;而若一個女性又通過男人滿足自己,那是不貞——合理又如此道德高尚的評判標準。這些非議就是因為蕭紅不是一個傳統(tǒng)的中國女子,不懂得“自我犧牲”,她能夠反傳統(tǒng)地說出自己的需要,不管是性的需要或者其他需要,而這些在我們的文化里會被不允許。
心理專家武志紅曾寫過一篇文章《中國人的情感模式就是找媽》,我深以為然。而我們對于媽媽的刻板印象是什么?賢妻良母,偉大有愛,肯犧牲自己,無條件滿足孩子或者丈夫。很熟悉吧?古代的三從四德又一次被美化為偉大了,對不對?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