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久久久久久_久久新_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_日日夜夜精品视频_欧美一区二区免费

首頁 > 伏羲 > 正文

2015(乙未)年秋祭伏羲氏典禮在天水伏羲廟隆重舉行(天之水網組圖)


 

 

nEO_IMG_IMG_7598

 

本網天水訊:2015年8月31日上午9時,備受全市人民關注的(2015乙末)年伏羲廟秋祭中華人文始祖太昊伏羲氏典禮在先天殿月臺隆重舉行。儀式開始后,請方神黑爺進入伏羲廟,舉行送神儀式,明燭、焚香、化表、獻茶;隨后,在伏羲廟西牌坊前舉行焚榜文儀式,將榜文、告文、祭文之灰送往藉河長流水中。

 

nEO_IMG_IMG_7481

 

伏羲位居三皇之首,百王之先,是中華民族共同敬仰的人文始祖。據史書記載,伏羲祭祀始自春秋時期,自秦漢至明清,祭祀不斷,相沿成習,形成了內涵豐富、厚重、獨特的祭祀文化。天水祭祀伏羲氏活動是伴隨著創建伏羲宗廟而進行的,每年春秋兩季以太牢之禮祭祀,有著嚴格規范的祭祀程序和禮樂制度,一直延續至今。各個歷史時期在祭祀規格及內容上都有差別,明代最為興盛,由朝庭頒發祭文,采用太牢規格,一年兩祭,一祭三日,隆重而神圣。自清代以后,祭祀禮儀有所調整,漸次簡略,但祭祖遺風已深深扎根于天水民眾的生活之中,各種形式的祭拜活動從未間斷。目前,天水祭祀伏羲活動有公祭、民祭兩種形式。民間祭祀伏羲的活動,歷史上每年兩次:一是春祭(農歷正月十六日,伏羲氏之誕辰),一是歿祭(農歷七月十九日,伏羲氏仙逝之祭日)。    

 

nEO_IMG_IMG_7593

 

 

相傳農歷七月十九日是伏羲氏仙逝紀念日,其祭祀活動由“上元會”組織當地群眾舉行祭祀儀式,邀請當地秦腔戲班唱掛衣戲三天,祭祀程序較為簡單。2009年始,為了搞好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太昊伏羲祭典的保護傳承和伏羲文化的研究,天水博物館倡議,請熱心伏羲文化研究的仁人志士籌備申請成立“天水市民間祭祀伏羲協會”,擴大祭祀影響,逐漸恢復傳承歷史秋祭典禮。自此,祭祀活動由天水市民間祭祀伏羲協會(籌)、天水市博物館和“上元會”共同組織實施秋季伏羲典禮,其規格、規模和程序均參照春祭活動進行,時間從農歷七月十八日至七月二十日,為期三天。農歷七月十八日上午9:00時(具體時間按當日民俗喜神當值方位和時間確定),舉行迎神、安神、出榜文儀式;農歷七月十九日上午8:00 時,迎供獻飯,9:50正式祭祀;農歷七月二十日午場戲尾聲,舉行送神儀式。活動期間,邀請秦腔劇團公演秦腔劇目。秋祭伏羲活動中的請神、安神、迎獻飯等儀式和春祭活動基本相似,但取圣水儀式是根據每年龍王治水風俗而定。


nEO_IMG_IMG_7500

 

今年秋祭祀的特點, 一是祭祀規格高,參與部門和單位多。參與祭祀的部門和單位有9家,活動由天水市文化和旅游局,天水市秦州區政府主辦;天水市伏羲廟管理局,天水市民間祭祀伏羲協會,上元會承辦;天水市公安局,天水市公安局秦州分局,秦州區建設局,秦州區西關辦事處協辦。

二是環境布置莊重肅穆。在大門牌坊、大殿檐下懸掛有“乙未(2015)年秋祭中華民族人文始祖太昊伏羲氏典禮”橫幅。在戲樓、大門牌坊,先天殿、太極殿前檐懸掛宮燈。在先天殿月臺東西兩側,前院兩側樹龍旗16面。先天殿月臺為主祭場所,伏羲行像端請坐于月臺中心黃龍傘下,行像前設供桌,并擺放水果、鮮花、糕點等各類供品,供桌兩邊陳列各種祭器。月臺鋪設紅色地毯,設立香案。伏羲廣場南側搭建的戲臺對聯為,橫批:乙未(2015)年天水伏羲廟秋祭人祖伏羲秦腔公演。上聯:熙朝人瑞一帶一路再顯輝煌;下聯:文明肇啟先祖先皇永傳精神。整個祭祀環境將達到神圣、莊重、肅穆、喜慶的效果。   

 

nEO_IMG_IMG_7493

 

nEO_IMG_IMG_7510

 

nEO_IMG_IMG_7514

nEO_IMG_IMG_7519

 

nEO_IMG_IMG_7557

 

nEO_IMG_IMG_7544

 

nEO_IMG_IMG_7569

 

nEO_IMG_IMG_7574

 

nEO_IMG_IMG_7579

 

nEO_IMG_IMG_7502

 

nEO_IMG_IMG_7598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相關閱讀
關鍵詞: 伏羲 文化
責任編輯:趙安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