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9月10日電(林秋銘)教師節來臨之際,國務院將為1270萬中小學教師派發一份教師節“大禮包”,即李克強總理在8月26日主持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決定全面推行的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這是為基層教師群體帶來的福音。
基層教師指的是到少數民族地區和邊遠貧困地區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群體,他們不僅傳授知識,更是銜接著留守兒童和外界之間的橋梁,在農村基礎教育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近年來,基層教師處境尷尬,工資收入在原地踏步,生活沒有得到相應的保障,由此引發多起中小學教師停課、罷課事件。除開待遇問題,基層教師在社會的地位也較低。前不久社科院曾做過一項調查,報告顯示:有些鄉村孩子看不起自己的老師,認為他們“屬于被淘汰的‘產品’”,并更加認可“讀書無用論”。
收入差、地位低的現實,使許多基層教師選擇離職或轉行。以“教育強縣”聞名的甘肅省會寧市去年的警察招考,189名警察中竟有171名來自教師隊伍。
基層教育是教育事業中重要的一環,但師資力量薄弱的基層總是派不進、留不住優秀教師。同時,基層教育人才的困頓帶來鄉村學生對知識的輕視,還會進一步造成代際貧困。如何留住基層教師,改變教師的窘迫狀況,已經成為一個越來越嚴峻的問題。
要留住基層教育人才,首要解決是待遇問題。教師收入的多寡取決于教師職稱的高低,由于名額受限,基層教師在教師職稱的晉升上存在難以觸碰的“天花板”,大部分教師窮極一生為職稱拼搏,往往以失敗告終。
針對這樣的現象,國務院的教師節“大禮包”規定了四個方面的內容。其中,“建立統一的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旨在擊破基層中小學教師的職業“天花板”,讓小學教師也有機會評上“教授級”職稱。這意外著小學教師能擁有教授、研究員一樣的晉升機會,職業地位將得到提高。
山東省教育廳副廳長張志勇對此項改革表示支持,他認為,提高小學教師高級職稱比例,將會激勵更多教師積極投入工作。
“小學老師能夠評教授,充分體現了我們對教育規律的認識和把握達到了一個嶄新的境界。”貴州省教育廳副廳長李奇勇說,“這些新的認識,必將促進中國基礎教育事業,尤其是農村義務教育,有一個可持續的喜人前景。”
然而,另一方面,職稱的評定機制卻屢次遭到質疑:誰來評?怎么評?高級職稱時常被縣城重點中小學教師或基層行政領導壟斷。一位中學校長無奈地表示,過去的職稱評定都是行政力量在主導,“最后評上的都有人暗中保駕護航”。
對此,此次改革提出建立以同行專家評審為基礎的評價機制,公示結果并接受監督,公開透明,杜絕一切的暗箱操作。通過這樣的評審方式,基層教師可以得到職稱評定的話語權,不再只是扼腕嘆息。
此外,“大禮包”還規定了“職稱評審與崗位聘用相結合”,防止出現“有崗不聘”的現象,保證工資待遇的兌現,從而鼓勵教師到農村、貧困地區任教,壯大基層教師隊伍。
“每個學校、每個老師最大的問題都是在職稱上。實行績效考核以后讓老師干得多拿得多,干得少拿得少,提高了老師的積極性。希望這個政策能盡早落地,每個學校的每個老師都盼著這個事情。”青海玉樹州稱多縣拉布中心小學校長更尕羅周接受采訪時說。
通過對基層教師職稱評定機制的完善,新改革使教師們更具備職業榮譽感,在工資待遇、職業晉升階梯、社會地位等方面都有較大的提高。若此次改革實施到位,將是對基層教育人才最有力的挽留。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