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廣州執信中學高三(1)班舉行感恩老師主題班會,臺下學生拿出手機、杯子為唱歌的同學吶喊助威。南都記者 馮宙鋒 攝
廣州市廣外附設外語學校的陳其升老師說習慣當“孩子王”了。 南都記者 黃集昊 攝
班上很多男學生畢業時的首選還是去企業或公司,實在是不得已,才會考慮從教。這幾年老師的福利待遇較以往雖有大幅提高,但對于男學生的吸引力還是不如一些大公司,很多男學生都是學了兩個專業,讓就業前景更廣一點。
——— 華師一位輔導員老師
今天是教師節。這個特別的日子,歡樂又糾結。廣州市內不少學校搞出花樣教師節,特批學生給老師寫情書,請學生自己出主意,幫老師上校園網頭條等,師生樂融融。而且,教師們還在教師節前收獲一份“大禮”: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將在全國全面推開,同工不同酬等弊病或將清除。但是,也有一些問題令學生家長及學校領導糾結:許多中小學校已經是女老師“一統天下”,廣州中心城區部分小學男女教師比例嚴重失調,部分學校男教師不到10%,甚至有的小學66個班級沒一個是男教師任正班主任。“男神”教師們都去哪兒了?雖然部分學校已采取邀男家長進校授課等應對,但如何破解這個困局,或許需要政策層面予以重視。
A
廣州不少學校玩“花樣教師節”
學校特批學生寫情書用音頻向老師“示愛”
今天就是教師節了。南都記者發現,在這個屬于教師的節日里,學生們比老師還拼,市內不少學校搞出花樣教師節,包括學生給老師寫三行情書,幫助老師上校園網頭條等。
廣東實驗中學 初中生獲批準寫情書
公然寫情書示愛?被老師發現了后果很嚴重啊!但不要緊,這次是經過學校特批:學生可以寫情書,不過對象只能是寫給老師。最近,廣東實驗中學初中部學生會發起給老師寫三行情書的活動,短短兩天時間,學生會已收到數百封寫給老師的情書。
翻閱這些情書,既有情意綿綿的小清新,又有淘氣十足的調侃范。例如思瀅同學的“對歷史老師的愛,不似秦的二世繁華,卻如宋的韻腳清雅,細水長流”。袁祺同學還巧妙利用物理學的常識,寫出一段充滿電光火石般的師生微情:“鏡中虛像無法道出內心的比熱容;W =FS無法述出你們為我們的付出;唯有那劃過道道勝利電流的電線將并肩的我們串聯。”
“我也收到一大疊情書,這是我從教12年來收到的最特別的禮物。”學校學生會負責老師吳薇薇說,此次寫情書活動完全是學生策劃,學生們很有創意,給老師很多驚喜。以前的學生見到老師很拘謹,現在會主動跟老師打招呼,還給老師捶背,師生互動交流很多,更有利于教學相長。
番禺執信中學 幫你的老師上“執信頭條”
番禺執信中學的學生在教師節期間有了一項任務,便是幫老師上“執信頭條”。“上課有多想放假,日后就有多懷念老師的課。”一位學生道出自己的心聲。在學校的微信公眾號上,不少同學上傳跟老師朝夕相對的照片,大部分為老師上課的情景,并配有老師的口頭禪。例如,有同學上傳音樂老師在進行全班合唱排練的場景,圖中配文:這位同學,你笑得這么開心,你上來唱這首歌。哎……這位同學的同桌笑得更開心,一塊上來吧!
到底怎樣才能讓老師上頭條?活動組織負責人表示,只要在廣州市番禺執信中學校友會留言,寫上自己的班級、老師名字、你想對老師說的話(跟老師班級的照片/視頻),學校就負責把征集到的照片留言和祝福,上學校微信、微博及校報的頭條。
廣州執信中學 學生用音頻向老師“示愛”
昨日下午,廣州執信中學高三(1)班的學生用音頻向自己的老師“示愛”,樂壞了班主任陳美霞。
在一陣“男神,男神”呼叫聲中,學生陳鏡穎以一首《那些花兒》開始了對教師節的祝福,“元培好聲音”正式開始。班上每一個同學都有參與音頻錄制,學生對于班主任陳美霞是這么祝福的:“小美,你在我眼里一點都不像一個老師,簡直是一個楷模,人生贏家,因為你年紀這么輕,事業這么好,長得這么美,穿衣服又這么好看,而且和老公又很恩愛,祝老師越來越美,越來越快樂!”
B
廣州部分學校男教師占比不到10%
一小學66個班級無一男正班主任
教師節前夕,南都記者走訪廣州部分小學發現,男女教師比例失調,部分學校男教師比例不到10%。而與學生朝夕相處的班主任中,男班主任更少,甚至有一小學66個班級,沒一個班級是由男教師任正班主任。有校長說,小學里有1/3的男教師應該是比較合理的比例,但目前跟這比例差距太大了。
學生稱男班主任為“老大”
身高近1 .8米,黝黑的皮膚,富有磁性的聲音,俊朗的外表,男班主任陳其升在廣外外校已經十四個年頭了。在學生心目中,他不僅是老師,更是一位“老大”。“我們喜歡叫他‘老大’,因為他長得壯壯的,又黑黑的。”一位學生笑嘻嘻地說。在廣外外校六年(1)班里,這位男班主任撐起學生大部分學習、生活。
治理熊孩子,陳其升有自己的法寶。他說:“孩子不用哄,只要你用心去跟他交流,肯定有成效。”陳其升最拿手的便是跟學生講道理。他從來不會跟孩子生悶氣,哪個孩子表現不好,他會主動談心,幾乎所有孩子表示“自己被陳老師請去喝過茶”。
陳其升生氣時會怎樣?孩子們說老師會讓犯錯的同學“練功”(扎馬步),或者他跟大伙一起做廣播體操,接著很快就沒事了,又開始講道理了,“教育我們先學會做人,然后才是做學問。”
在男教師日益稀少的情況下,是什么支撐著陳其升堅持下去呢?陳其升坦言,早年確實走過彎路,“曾經不甘在小學校園里這么過,在廣州上下九開個專賣店,一下虧了5萬元。”最后想想,自己還是比較適合做一名純粹的老師,“一晃就十幾年過去了,也習慣當一名‘孩子王’了。”
男教師逐年流失新來的逐降
在廣外外校,早年男老師不少。該校校長助理葉和麗介紹,早在十多年前,學校男老師幾乎占一半,超過40%,但逐年流失,現在小學部有專職教師150名,其中男老師36名,占24%;62個班級中有11名男班主任,“其實我們也在關注男教師日漸稀少現象,現在招聘在同等條件下,會優先考慮男教師。”
在市內部分中心城區的小學,男女教師比例失調更凸顯。天河區一小學66個班級,沒有一名是男正班主任;荔灣區一小學45個班級,沒有一名男正班主任。“我們一般每個班級分為正副班主任,而正班主任通常為語文老師,因為語文的教學工作相對較重,我們會安排語文老師負責一個班的教學及當正班主任,其他科目的老師會負責幾個班的教學,因此不太可能由他們做正班主任。”華僑小學校長梁月紅說。
教育部門透露,廣州教師招聘工作都是按文件要求,最后按應聘者綜合成績排名,從高到低錄取,遵循男女平等原則。“相對于男生來說,女生似乎容易在筆試中取得高分。不僅如此,面試時女生擁有語言能力上的優勢,表現更活潑,更有表現力。”越秀區瑤臺小學校長黃妙賢說,無可否認,在小學里女教師由于先天優勢,如細心親切等,更適合小孩子的需求。
師范院校女生占了大半
實際上,不光是學校女教師多,在各類師范學校讀書“準老師”中,女生也占絕大多數。今年省教育廳公布數據顯示,女生絕對數最高的三所高校中,華南師范大學就名列第二,擁有2.2萬女學生,占學生整體數量的66.2%。但男女生比例方面,廣東本科院校女生排行榜前十名,師范類的學校有三所,分別是排名第二的韓山師范學院,女生比例達74.1%;嶺南師范學院第三,女生比例達73.2%;廣東第二師范學院排第六,女生比例達70 .6%。不難看出,“準老師”里女生也占絕對優勢。
不僅是讀師范的女生居多,即便是讀了師范的男生,最終就業時也未必選擇教師崗位。“班上很多男學生畢業時的首選還是去企業或公司,實在是不得已,才會考慮從教。”華師一位輔導員老師表示,這幾年老師的福利待遇較以往雖有大幅提高,但對于男學生的吸引力還是不如一些大公司,“很多男學生都是學了兩個專業,讓就業前景更廣一點。”
C
同在東莞公辦中小學,苦等聘用指標十多年
高級教師聘與不聘年薪相差一兩萬元
南都訊記者韓成良同是東莞公辦中小學“高級教師”,被學校聘上高級職稱的教師,一年要比沒被聘上的多出一兩萬元薪水。而“聘”與“不聘”,全看學校“高級指標”還有沒有,此類不合理現象已經存在二三十年。8月底國務院召開會議,決定在全國全面推開“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被媒體稱為是教師們在教師節收到的一份“大禮”,諸如以上同工不同酬等弊病將會逐一清除。
做同樣工作待遇相差大
黃老師是東莞虎門鎮一所小學的教師,工作十多年,2008年評上小學高級教師職稱,但學校高級教師崗位聘用指標早已用完,除非其他受聘高級教師調離或退休,空出指標,她才有機會參與競聘。如今7年過去了,黃老師還在苦苦等待,她身后還有10多名高級教師在“排隊”。
長安一名有10余年教齡的小學骨干教師算了一筆賬,聘上小學高級教師職稱的老師,住房公積金、津貼及月薪,均比沒聘上的要多,“算下來一年多出近兩萬元。都是小高職稱,不管聘與不聘,做的都是同樣的工作,為什么待遇就要相差那么多呢?”
待聘老師多是中堅力量
南都記者得知,諸如此類不合理現象在東莞各公辦中小學普遍存在。據介紹,根據省里規定,按照各公辦中小學級別、規模等情況,分配各類職稱聘用崗位指標,一般中級崗位數量占總單位人數40%-60%左右。
“中小學教師職稱分為三級、二級、一級、高級等多個級別,但小學高級教師、中學一級教師(對應為中級職稱)的崗位聘用競爭最為激烈。”東莞一位從教30多年不愿具名的小學校長說,小學高級教師、中學一級教師在東莞教師隊伍數量龐大,聘用的崗位就那么多。上述“同工不同酬”情況存在多年,一直備受詬病。“這些具備中級職稱的老師里,大部分是三四十歲、常年奮戰在教學一線,很多做了多年班主任,是各個中小學的教學骨干、中堅力量。這種職稱評聘制度的弊端,對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心態肯定會產生不利影響。”
評審實施方案還沒出臺
對于東莞數萬中小學老師而言,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讓他們倍感興奮。根據改革內容,今后老師評上某個級別的職稱,都將會直接被聘用,“評而不聘”現象將不再存在。這項改革2009年在全國試點、2011年擴大試點,如今終于全國鋪開。改革內容包括將中小學教師職稱統一、完善評價標準不再注重論文、實現評聘有效銜接等。
根據要求,今年12月底前,各省制定詳細的教師職稱制度改革實施方案報人社部、教育部兩部審批。明年,完成人員過渡和首次評審;經過兩年左右的努力,實現常態化評審,新制度完全入軌。東莞市教育局回應,具體實施方案還沒出臺,屆時他們將嚴格執行。
昨日下午,東莞市教育局向所有學校、老師發出緊急通知稱,廣東各市教育部門已接到省教育廳電話通知,由于國家啟動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今年中小學教師職稱申報暫停,等省教育廳另行通知。要求各中小學校不要再收取教師申報材料,并做好解釋工作。不過,中職院校教師職稱申報工作仍在繼續,全市中職院校教師可繼續申報。
應對
學校邀男家長進校授課
“中小學教師‘陰盛陽衰’問題由來已久,近年備受關注,而男性在兒童教育中又確實必不可少。”華景小學校長黃瑞萍說,現在小學里男孩子越來越多,而另一方面,女教師越來越多,并非說女教師教不好男孩子,而是在培養男孩子陽剛之氣、刻苦耐勞方面確實會有所欠缺。為了彌補缺失,華景小學十分注重家校合作,老師會經常跟進孩子的家庭教育,叮囑父親不能在家庭中缺位,要經常陪伴孩子。
學校也在課程上動腦筋。“我們會開設一些專業課程,請男家長到校園里授課,如理財、體育項目的課程。”黃瑞萍表示,多開展一些課外體育活動也是重點培養男孩子的平臺,學校在棒球、羽毛球等方面有不錯成績,除體育老師上課外,平時會請一些校外專業人士過來指導。
而廣外外校為了讓男學生更陽剛,女學生更文雅,也開設不少校本課程,如女孩子練習跳舞,男孩子練習武術等。學校還專門給男孩子加餐,組建校園足球隊,讓男孩子盡情在綠茵場上馳騁。
數讀
●截至2009年,全國中小學專任教師隊伍中女性教師所占比例已達52 .93%。從小學到初中、高中階段,女性教師占比依次下降,分別為57.11%、48.2%、46.9%。城鄉分布方面,城市教師隊伍更“女性化”,縣鎮次之,農村學校中女性教師占比最小。
●2009年,小學女性教師人數已達321.7萬,占小學專任教師隊伍的比例已升至57.11%,占女性中小學專任教師的57 .12%。也就是說,在女性中小學教師中,超過一半女性教師是小學教師。
正文已結束,您可以按alt+4進行評論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