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久久久久久_久久新_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_日日夜夜精品视频_欧美一区二区免费

首頁 > 城市 > 廣東 > 正文

廣州從化農村教師補貼五年不落實 官員批不像話

廣州從化農村教師補貼五年不落實 官員批不像話

市人大組織代表赴從化、花都、增城實地視察扶貧,結果發現了一些問題。

“再窮不能窮教育,市里都給了錢,區里都不落實,確實有點不像話。是誰的責任就追誰的責任。”

——廣州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張桂芳

2011年的廣州市人代會上,黃邦海等39名代表聯名提出了《關于加快我市北部山區鎮脫貧奔康步伐,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的議案》,后被列為“一號”議案。前昨兩日,市人大組織代表赴從化、花都、增城實地視察,結果發現了一些問題。其中,從化農村教師補貼五年還未落實,惹得人大代表發飆,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張桂芳亦指示要追責,“一追到底”。

張桂芳指出,扶貧項目(上馬前)不能光聽鎮長、行政長官意見,應多聽當地群眾意見。副市長周亞偉也表示,將思考調整扶貧思路,或將由各扶貧單位單干的“村村點火”局面,改為集中資源建設一批能真正惠及農民,又便于維護管理的項目。

扶貧總體成績顯著 但仍存在四大問題

花都梯面鎮,從化呂田、溫泉、良口、鰲頭鎮和增城正果、派潭、小樓鎮是廣州市重點幫扶的山區貧困鎮。占全市總面積的31%,涉及224條行政村,2109條自然村,涉及人口44.7萬人。

據市政府的匯報,經過第一輪開發,兩年來累計投入各類扶貧開發資金43.2億元,圓滿完成了全部貧困村集體收入達到十萬元,貧困戶家庭人均純收入突破五千元的目標任務。

昨日的座談會上,市人大常委會農村工委公布了一份隨機抽查和暗訪報告,報告評價,廣州北部山區扶貧開發“總體成效顯著”。

不過報告也指出,當前廣州北部山區鎮扶貧開發工作存在四個方面問題:

一是長效機制尚未真正建立健全。8個山區鎮扶貧開發和經濟社會發展還不平衡;部分幫扶單位比較注重短期行為,缺乏長遠性、“造血”式的幫扶措施;基層普遍反映,從2013年開始的新一輪扶貧開發工作力度有所減弱,長效機制尚未真正建立健全。

二是階段性扶貧目標任務超額完成,但返貧風險依然存在。從化某村基層干部反映,幫扶單位將扶貧資金一次性注資到一家企業,雖然協議10年內該村每年可收取10萬元的固定收益,但由于村沒有自有產業,10年后集體經濟收入仍然難以為繼。雖然目前經過幫扶實現了階段性脫貧,但對于幫扶單位撤走后可能返貧,在基層普遍存在很大的憂慮。

三是產業扶貧項目建設投入大,但預期效益未能充分發揮。比如,溫泉鎮物流中心項目、梯面鎮旅游風情街項目、良口鎮綜合農貿市場項目等,雖然通過“打包出租”方式,目前保證了貧困村有一定的租金收益,但由于種種原因,項目周邊還沒有形成經營氛圍,招商、經營狀況不佳,租金收益能否持續保障存在隱憂。又如小樓鎮九益村,通過幫扶單位牽線,一家企業到該村租地開辦農業基地,但由于種種原因難以為繼,短短三年便已關閉。這種情況在個別公共服務項目中也存在,比如蘿崗投資4800萬元對鰲頭鎮中心醫院按照國家二級醫院標準進行升級改造,主體建設早已完成,但由于一些配套安裝工程的招標滯后,6500平方米的門診綜合樓至今遲遲未能交付使用。

四是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提升,但管護機制尚未完善。據基層干部和農民群眾反映,大部分基礎設施項目存在“重建設、輕管護”的情況,建成后未能相應建立養護、投入機制,后續管理問題較多。在從化區鰲頭鎮潭口村,村道沿途都建了太陽能路燈,大大改善了村民夜間出行條件,但部分路燈燈泡損壞、電池被盜,日久失修、長期無法正常運行;自來水供水管網實現了鋪設到戶,但由于供水水壓不足,自來水時有時斷,不能有效保障村民日常生活用水。

部門扶貧數據光鮮

與村民需求有差距

“部門的數據很光鮮,但與村民的需求往往有很大的差距。”昨日的座談會上,市人大常委會委員、市委政法委副書記楊明德說,其多次深入從化的基層村里,結果發現,不少單位扶貧上馬的項目使用率不高,比如農家書屋,到了很多村里打開一看,都是厚厚一層灰塵,(說明)平時沒人看。楊明德認為,扶貧的思路應有所調整,“不是說把各種書屋、衛生所都建起來就行,真正重要的是,這些東西到底是不是農民們所需要的”。

扶貧應重在提高農民收入,這成為昨日座談會的共識。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凌偉憲支招,應鼓勵農民重點在兩個方面增加收入:首先是種植高附加值的農作物,具體品種可因地制宜選擇。其次,市里應集中力量,在北部山區上馬一批農家樂項目。

“你看這個月,才上班16天;一年下來,算上周末差不多有一半時間不用上班。這么多時間,市民都干嘛去了?不經常就開著車去清遠、惠州、從化自駕游了嘛。”凌偉憲認為,現在高速路網發達,城里居民有著旺盛的自駕游需求,政府應利用好近在眼前的需求,在北部山區的農家樂方面多“做做文章”。

現場焦點

100畝用地指標沒落實

根據扶貧計劃,為扶持北部山區扶貧開發,廣州市每年為8個山區鎮安排100畝用地指標保障。不過市人大常委會農村工委報告指,至今有些地方的扶貧項目用地指標未能及時落地。昨日的座談會,不少代表追問原因何在?

市國土規劃委副主任黃金鋒給出數據稱,年初市里都是按指標安排了,且實際每個鎮還不止100畝。未落地原因主要是項目前期的立項、選址原因,還有各區為了使用地指標統籌使用,將指標統籌使用了。比如,從化從2013年開始,將用地指標集中在工業園區,以土地指標作為入股、參股的形式,(貧困鎮)參與分享受益。“我個人是贊成用地指標統籌使用的”。

副市長周亞偉也表示,下來將思考調整廣州的扶貧開發思路,目前是將任務指標下放到各個扶貧單位,各扶貧單位各自負責一個鎮、一個村,今后或改為集中土地、資金等資源,建一批共享式設施。“比如農家樂如果各個村都搞,管理不好就會污染環境,可以幾個村聯合起來搞;還有一些基礎設施也這樣,建好后幾個村共享,也便于后續管理”。

市里給了錢區里不落實

“北部山區農村教師每月給予不少于800元/月,這個人代會市政府早年報告承諾過,如今5年過去,為何從化還沒有落實?且從化方面表示還需要3年時間逐步落實。”昨日的座談會上,市人大常委會教科文衛工委副主任李國強就教師補貼一事說道。

市教育局負責人回應,市本級的財政是按比例完全到位了,但區里面的情況要了解。“市政府工作報告,就是向全市人民的承諾。”李國強就此追問花都、增城等兩個區落實情況。花都和增城區負責人現場回應,均已落實到位。

“那從化呢?”李國強繼續追問道。市教育局負責人表示,馬上了解,隨即出門了解。

片刻之后,該負責人轉身回到會場,答復:從化確實還沒落實到位,會后市教育部門將與從化區政府商量,本周之內再向人大方面匯報。

“再窮不能窮教育,市里都給了錢,區里都不落實,確實有點不像話。”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張桂芳表示,市人大常委會將就此事緊密跟蹤,同時還指示分管教育的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李力,去負責一追到底,“是誰的責任就追誰的責任”。

正文已結束,您可以按alt+4進行評論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