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新聞網訊(記者 倪金鳳)9月29日,記者從寧夏人大常委會專題詢問水資源管理工作會議上獲悉,我區大力提升園區節水治污能力,爭取到2017年年底所有工業園區均建成污水處理廠。
近年來,我區在工業節水上取得了很大成效,工業年用水量總體控制在5億立方米左右,約占全區總取水量的7%左右,全區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由“十一五”末的64立方米下降到2014年的51立方米,遠遠優于全國平均水平。工業水重復利用率由不到60%提高到80%以上。
隨著我區工業化的深入發展,工業用水需求的剛性增長仍將持續。進一步挖掘工業節水潛力,是深化我區水資源開發利用的一個重要途徑。我區今后將采取哪些途徑,進一步提高工業用水效率和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寧夏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羅玉林深表關切。
自治區經信委副主任范宏明表示,“十三五”期間,我區將采取五項措施抓好工業節水工作:設定工業項目水耗準入門檻,新建工業項目全部采取節水工藝,嚴控高耗水項目建設;嚴格控制高耗水行業增長,著力推進高耗水企業延長產業鏈,大力發展新能源、新材料、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等低耗水產業;提升園區節水治污能力,到2017年年底,爭取所有工業園區均建成污水處理廠,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一級A標準;提高水資源利用率,從今年開始,將工業節水指標納入萬家企業節能目標評價考核體系開始考核,要求工業產品取水量要控制在定額以內,全面做好節水管理工作,對沒有完成節水目標的重點耗水企業在各類扶持資金、國債項目、鐵路運輸等優惠政策以及新增工業工地審批方面予以限制;廣開源,從2016年開始,在工業節能降耗資金中列支部分資金,支持工業節水與污水處理回用,重點支持城市中水、工業廢水、礦井水等非常規水源處理資源化利用于工業生產的產業化工程。通過五項措施,力爭到2020年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比2015年下降20%,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達到85%以上。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