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營養餐專款專用確保質量與安全
全省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實行校長“陪餐”制度
資料照片
日前,記者從全省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營養改善計劃視頻會上獲悉,我省農村學校營養餐實行校長“陪餐”制度,省教育廳負責人表示,“陪餐”不是共同進餐的模式,而是“陪”營養餐的質量與安全。
學生營養餐專款專用
省教育廳要求省內各級各類學校,進一步明確工作職責,完善工作機制,細化保障措施,加強督促檢查,從采購、貯存、加工、配送、分餐等各環節上嚴把質量關。要定期開展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完善食品安全保障機制和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每學期要開展一次食品安全檢查。試點學校要安排專人負責學生營養改善計劃食品安全工作,重點是要落實好校長陪餐制。校領導要輪流陪餐,特別是校長陪餐,陪的不是和孩子們共同進餐的形式,而是飯菜的質量與安全。同時,落實好食品留樣制制度。要做到留樣不走樣,學生吃不出問題則罷,一旦吃出問題,這就是查找原因的依據,也是追究責任的證據。各市(州)、縣(市、區)要嚴格執行《甘肅省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專項資金必須單獨管理,單獨核算,專款專用,堅決杜絕將營養餐補助資金與食堂從業人員工資和食物運輸成本等混為一起,堅決杜絕克扣、截留、擠占和挪用補助資金等現象發生。
我市兩縣區試點“陽光校餐”
省教育廳負責人表示,各市(州)、縣(市、區)要以全面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工作為契機,進一步加大食堂新建(擴建)力度,邀請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在食堂新建(擴建)工程中提前介入,按照有關規定做好對新建(擴建)食堂的功能區設置和流程布局規劃等內容。對已經建好的食堂,要盡快完善驗收、審計等相關手續,落實資金,增加廚具設備,配齊從業人員,嚴格執行《甘肅省義務教育學校食堂管理辦法》、《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范》等要求,規范食堂管理工作。各市(州)、縣(市、區)營養辦和學校在制定營養餐食譜時,要根據《農村學生膳食營養指導手冊》,充分利用“學生電子營養師系統”,科學制定供餐食譜,要增加雞蛋和牛奶供應量和次數,每周供應雞蛋和牛奶的次數不少于3次,牛奶必須是純牛奶或純酸奶,不能用乳酸飲料等低營養飲料代替,保證學生蛋白質的攝入。
另外,我省開始實施“陽光校餐”試點工作。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受全國學生營養辦委托,在今年秋季學期對我省7個縣區實施這一項目,其中包括我市的永登縣、榆中縣,主要內容是學校教師利用手機軟件,實時向“陽光校餐網”上傳學生在校用餐信息。
記者 孫亞斐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