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各區曾于2014年上、下半年先后公布2012年和2013年的社會撫養費征收情況,今年以來,廣州市白云、花都、番禺、天河、海珠、越秀、蘿崗、荔灣、南沙、黃埔十區再次陸續公布2014年社會撫養費的征收情況。新快報記者近日梳理這十區已公布的數據,發現去年多區的社會撫養費征收總額呈下降趨勢,除了未公布數據的從化、增城兩區,其他十個區2014年社會撫養費的征收總額為5.36億元,比2013年的8.66億元減少了近四成。需要指出的是,至今仍沒有一區公開社會撫養費的去向。
征收基數 去年天河最高今年越秀反超
除增城區以外,廣州市十區均公布了2014年社會撫養費的征收基數。各區的征收基數以上一年度統計數據中的城鎮居民或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為基準,廣州市規定各區的社會撫養費額度為征收基數乘以征收系數(3倍到6倍,可酌定)。根據各區公布的數據,新快報記者統計發現,2014年度社會撫養費征收基數最高的是天河區,達到43418元;蘿崗區以43399元排第二;征收基數超過4萬元的還有越秀區、荔灣區和白云區。
此外,越秀、白云、海珠、黃埔、花都、南沙、從化七區已經公布了今年的社會撫養費征收基數,越秀區較去年增長4698元,增幅為10.97%,超過了去年的天河區排名第一。從目前公布的情況來看,征收基數增長較大的還有白云、海珠、南沙三區,越秀區、白云區、海珠區和新黃埔區的征收基數均超過4萬元大關。花都區的征收基數增長數據較小,只有1858元;征收基數較小的是從化區,城鎮居民的征收基數只有29441元。
征收總額 只有一區略增天河銳減過億
從2014年的社會撫養費征收總額來看,十個區中只有花都區的總額略增80萬元,其他各區均有所減少。
2013年,共有白云、天河、海珠、從化和增城五區征收總額超過億元,而2014年只有白云區仍然過億元,不過也較上一年度減少了6260萬元,降幅達到31.92%。下降額度最大的是天河區,從2013年的16471萬元降至2014年的6397萬元,減少了超過1億元,降幅為61.16%。越秀區的降幅最大,2014年征收總額為3638萬元,比上一年度減少5849萬元,降幅達61.65%。
征收總額前五位分別是白云區、花都區、番禺區、天河區和海珠區,這五區的征收總額都超過了5000萬元。征收總額較小的區則是南沙區和黃埔區,兩個區的征收總額都沒有超過2000萬元。黃埔區的征收總額甚至還沒有達到白云區的十分之一。
曬賬情況 兩區尚未公開公開跨度數月
早在去年1月份,廣州市各區首次并且是在全國范圍內率先公布2012年區一級財政的社會撫養費征收情況,但社會撫養費來源和去向鮮有向社會公布。
截至新快報記者發稿時,增城區和從化區仍未公開今年的數據。從化區計生部門稱,去年的征收情況此前曾在區計生網站公開過,可是后來區財政局發現社會撫養費征收情況不屬于主動公開類別,廣州市今年對各區也沒有統一要求和規定,便將公開信息撤下。
至于增城區,新快報記者在查詢增城區人口和計劃生育局網站未發現公開數據,后于9月中旬聯系采訪未果。9月29日,記者在增城區政府門戶網站上以公民身份向該部門提出信息公開申請,要求該部門公布2014年社會撫養費征收情況,截至10月9日晚上,該申請仍處于“待審核”狀態。
此外,已經公布2014年社會撫養費征收總額的十區依然沒有公布費用使用的去向,而各區公布的時間先后跨度也長達數月。在這方面,廣州市各區仍未能像“三公”經費一樣定期規范曬賬。
韓志鵬:
社會撫養費“日薄西山”
數據公開有待審計
對于廣州市各區社會撫養費征收數額呈現總體下降的趨勢,新快報廣州區域發展與公共事務研究院專家、廣州市政協委員韓志鵬直言這是在預料之中,他認為,二孩政策放開和計生與入戶不再掛鉤兩大原因,直接影響著社會撫養費的征收。
韓志鵬說,以前需要交了社會撫養費才能給“超生”嬰兒入戶口,現在隨著二孩政策的放開,加上最近國家規定入戶政策不再與計生掛鉤,導致社會撫養費征收下降。“可以說,社會撫養費已是‘日薄西山’,正在走向衰亡”。
他說:“現在是放開單獨二孩,若是全面放開二孩,那么社會撫養費還會進一步下降;就算不全面放開二孩政策也會下降,而且下降趨勢會增大。”
對于各區不公開社會撫養費去向的問題,韓志鵬直言“就是一筆糊涂賬”。他說,各區的數據有待審計,目前政府對于社會撫養費公開的透明度仍然不高,有些地方罰得多、報得少,統計方式也有問題。他建議,相關部門在公開征收數據時,將征收的金額具體到各個階線,爭取做得細致一些,公開得詳細一些,以增加透明度。
正文已結束,您可以按alt+4進行評論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