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災害預警將提前20分鐘發布
中國甘肅網11月27日訊 據西部商報報道(記者 張云)昨日,記者從省氣象局獲悉,為加強氣象災害的科學預測和預防,避免氣象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省氣象局、省發改委聯合編制了《甘肅省氣象災害防御規劃(2015~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提出到2020年,我省將實現觀測站網覆蓋率100%,氣象災害預警提前20分鐘;在武威、金昌、張掖、嘉峪關和酒泉五市建設人工增雨(雪)體系工程。
我省位于氣候變化敏感區和生態環境脆弱區,氣象災害占各類自然災害的88.5%以上,比全國高出18.5個百分點,是全國氣象災害種類最多、發生最為頻繁、損失最為嚴重的省份之一,每年僅因氣象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就占全省GDP的4%至5%。《規劃》提出,到2020年,我省將基本實現觀測站網覆蓋率100%,雷達有效探測覆蓋面100%,氣象災害預警提前20分鐘發布,氣象災害防御機構健全度100%,鄉鎮(街道)氣象協理員配置到位率95%,飛機人工影響天氣作業最大影響面積70%的目標。
《規劃》提出,要面向我省氣象災害防御能力最為薄弱,氣象災害發生最為頻繁,氣象災害影響最為嚴重的廣大農村地區,建立農村氣象災害監測系統、農村氣象災害預報預警及服務系統,建設高清視頻會商系統、高性能計算機系統、“村村響”氣象預警信息發布系統、手機氣象預警信息發布系統。針對河西走廊地區水資源嚴重短缺以及由此導致的地下水位下降、生態退化、部分綠洲萎縮、沙塵暴肆虐等一系列嚴重生態環境問題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嚴重受阻問題,在武威、金昌、張掖、嘉峪關和酒泉五市建設人工增雨(雪)體系工程。在河西地區,擴大人工增雨(雪)作業的空間、時間范圍,增強人工防雹、人影試驗、人影作業效果檢驗評估、突發事件應急、氣象災害監測等能力。針對河東地區干旱、暴雨、冰雹等氣象災害多發、頻發、易發,貧困縣集中,農村人口居住分散,氣象防災減災基礎設施相對薄弱的特點,重點加強氣象災害監測、預警信息發布和旱作農業服務能力建設。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