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晚報訊(記者 陳斯)“北京地鐵哺乳照”事件持續發酵中,這背后映射出特殊群體對公共設施進步一完善的需求。
法晚記者上午從北京市規劃委獲悉,新修編的《城市軌道交通無障礙設施設計規程》將于明天開始在北京市規劃委官方網站公開征求意見。隨著本市老齡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以及嬰幼兒隨父母乘坐軌道交通等需求持續增加的情況,對軌道交通無障礙設施提出了更加精細化、人性化的設計要求。
根據《規程》,客流量較大的換乘車站將設置“母嬰室”,一般車站在無障礙廁所內設置“母嬰功能設施”。考慮到母嬰室的使用群體一般會攜帶較多物品,開啟與使用中需要協助等情況,新規程同時要求母嬰室的門宜采用自動推拉門,門外應設關啟信息顯示裝置;母嬰功能設施應包括嬰兒尿布臺,便于哺乳休息的座椅;母嬰室門外側應增加視頻監控等裝置,并與車站控制室相聯,便于車站工作人員協助與呼應。
新《規程》適用于本市所有新建地鐵線路,同時,一些改建和擴建的車站無障礙設計也將按照新規執行。
除了地鐵昌平線二期、14號線中段兩條年底通車的線路之外,北京還有130公里在建軌道交通,包括6號線三期、8號線三期、16號線、燕房線、西郊有軌電車、S1線磁懸浮。
而未來五年,北京還將建設12條地鐵,其中新線和延伸線各占一半。6條新線分別為3號線、12號線、17號線、19號線、平谷線和CBD區域APM線;另外6條延伸線則分別為機場線西延、房山線北延、8號線三期南延、7號線東延、昌平線南延和八通線南延。
延伸閱讀:北京地鐵新線有哪些?
除了地鐵昌平線二期、14號線中段兩條年底通車的線路之外,北京還有130公里在建軌道交通,包括6號線三期、8號線三期、16號線、燕房線、西郊有軌電車、S1線磁懸浮。
而未來五年,北京還將建設12條地鐵,其中新線和延伸線各占一半。6條新線分別為3號線、12號線、17號線、19號線、平谷線和CBD區域APM線;另外6條延伸線則分別為機場線西延、房山線北延、8號線三期南延、7號線東延、昌平線南延和八通線南延。
正文已結束,您可以按alt+4進行評論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