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份美味涼皮。
“一棵樹”“三棟樓”、“劉紅梅”、“三住宅”、“905劉家”“姐妹”……這些在石嘴山市大武口區出名的涼皮,因為有了涼皮直通車,銀川市民可以在當天吃到了。
12月6日凌晨五點半,天蒙蒙亮,記者坐上了從銀川開往大武口的涼皮直通車。
不到七點,涼皮直通車到了大武口的劉紅梅涼皮店,幾個中年婦女正在忙碌,明窗亮幾的加工間熱氣騰騰,彌漫著一股涼皮的香味。雖說是周日,到店里買涼皮的顧客還真不少。一位女顧客一下買了20盤涼皮,“家里今天來了好多外地親戚,點名要吃大武口涼皮,所以就多買了點。”這位女士告訴記者。
“銀川好多顧客喜歡吃劉紅梅家的涼皮,最近訂的尤其多,今天我們要給銀川送100份呢。”涼皮直通車的員工小劉說。裝完涼皮,小劉又開車到下一個涼皮店去進貨。上午十點多,小劉將20多盒大武口涼皮送到了銀川市金鳳區悅海新天地天天鮮社區蔬菜直銷店枕水店。一進門,一位店員就埋怨他,“今天咋這么晚,人家這位女士等你這涼皮都快一個小時了。”
“不好意思,今天要涼皮的地方多,明天一定早點過來。”小劉說。
“我們公司是做電商,一直在網上銷售大武口涼皮。大武口是個移民城市,這里的涼皮集合陜甘寧等全國各地風味涼皮特點于一身,除了酸、鮮、香、麻、辣之外,湯料足、面皮筋、面筋松軟。各家涼皮各具特色,別有風味,成為寧夏獨具地方特色的一道小吃。我們在網上賣的涼皮加上快遞費25元一份,銷量還不錯。”負責大武口涼皮直通車運營的寧夏優品匯負責人劉海慶介紹,去年初,公司在石嘴山市進行惠農區電商孵化園的平臺建設,石嘴山市的相關部門負責人就和他溝通,希望能夠架構一個電商和直通車的平臺,把大武口涼皮賣到銀川去。
“大武口涼皮越來越有名,銀川人特別喜歡吃,但現在銀川市場魚龍混雜現象嚴重,以往都是由長途車和出租車帶到銀川,不僅在食品衛生保鮮上難以保證,而且銷量也小,所以我們希望有一個便捷的方式讓銀川人也能吃上當天的大武口涼皮。”石嘴山市商務局一位負責人介紹,2014年初,市政府為寧夏優品匯申請了自治區的專項資金,由寧夏優品匯出資購買了電商專用生鮮冷鏈車,就這樣,大武口到銀川的涼皮直通車開通了。目前,除去網上的銷售,大武口涼皮直通車每個月平均在銀川能銷售到1萬份,每天最高銷售能達到600份。
“現在大武口涼皮店有500多家,2015年的產值應該不會低于1個億,作為石嘴山市乃至寧夏的名小吃,還需要更進一步樹立它的品牌形象,目前我們正在申請原產地認證,保護這個品牌。同時將建立涼皮店示范店,加強規范化管理。”石嘴山市商務局譚科長說。
“大武口的涼皮品牌多,在石嘴山市政府的支持下,我們正從規范運輸渠道、如何監管運營等方面入手,設計大武口涼皮的多品牌標準,使大武口涼皮能夠像福建的沙縣小吃一樣,走標準化路線,在國內開設連鎖店,把大武口涼皮直通車開到更遠,讓更多的人品嘗到咱寧夏的名小吃!”劉海慶告訴記者。(寧夏新聞網記者 祁瀛濤 文/圖)

制作涼皮。

制作涼皮。

拌涼皮。

涼皮配送車。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