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久久久久久_久久新_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_日日夜夜精品视频_欧美一区二区免费

首頁 > 首頁 > 家庭 > 正文

中國性別平等狀況怎么樣?超七成女性網友不滿意

20年前,“女權是人權”的口號第一次從北京傳到中國各地。聯合國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在北京召開20周年后的今天,中國女性的生存狀況如何?普通女性對中國的性別平等狀況滿意嗎?今年8月,中國社交媒體上最具影響力的女權賬號“女權之聲”發起了一項網絡調查,邀請女性公眾對與自身生活息息相關的性別平等問題作出評價。9月24日,“女權之聲”公布了這一調查的初步結果。

問卷通過網絡(主要是微博和微信)發布,在三周時間里總共回收了有效問卷3094份。調查發現,大多數青年女性對20年來我國性別平等的進展不樂觀,并看到了重重挑戰。有73%的受訪者對目前婦女生存狀況不滿意或非常不滿意,有44%的受訪者對近年來性別平等領域進步速度不滿或非常不滿。但同時,有55%的受訪者相信未來的性別平等狀況會越來越好。

在教育、經濟和就業、衛生和健康、觀念文化、其他方面和總體評價這六大領域中,女性網友評價最高的方面是:女性能夠使用互聯網發表意見(34%同意)、伴侶關系中貞操不再是評價女性的標準(31%同意),決策者和公眾不再認為經濟發展會自然提升性別平等(30%),參加體育鍛煉的男女差不多(23%同意),男女能夠平等使用學校設施(23%同意),以及男女已能同工同酬(17%同意)。

中國性別平等狀況怎么樣?超七成女性網友不滿意

中國性別平等狀況怎么樣?超七成女性網友不滿意

問卷的受訪者以青年為主,19-39歲占85.39%,學生將近半數(49.61%),占有相當比例的還有公司職員(27.05%)和政府部門/事業單位人員(12.96%)。受訪者所處社會階層以社會中層為主(占79.31%),中上層也占一定比例(12.67%)。婚姻狀況以單身為主(83.87%)。受訪者覆蓋31個民族,達全國56個民族的半數以上,少數民族占比和其在全國總人口中占比大致相當,漢族占91.01%。受訪者覆蓋中國大陸所有省、自治區和直轄市。根據國家統計局的劃分東中西部的標準,來自東部地區的受訪者最多占58.69%,中部和西部基本持平(分別占20.36%和20.95%)

“女權之聲”表示,由于此次網絡調研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學術研究,通過網絡發布和回收問卷使得受訪者的類型比較集中,主要是受過高等教育的東部社會中層的青年女性。受訪者的這些主要特征與中國網民群體的特征也基本重合。因此,本調查的數據不能用于推論總體。

這一問卷調查的初步發現如下:

(一)  教育領域:專業選擇受限制 學校設施待改進

中國性別平等狀況怎么樣?超七成女性網友不滿意

在教育領域,此問卷主要考察了四個方面:對女生專業選擇的支持性環境、教師的性別意識、教材中的性別角色、女生對學校設施的使用。

在上述四個方面,對于學校設施的評價是這四題中積極評價最多的,但仍然有將近半數(43.77%)的受訪者選擇選擇不同意或非常不同意。問題主要集中在1)女廁所的廁位不夠 2)適合女生使用的體育器材和場地不足 3)設施的使用標準按照男生的需求設定,如:器材高度、水溫等。

教師的性別刻板印象也是受訪者負面評價較集中的問題(73.92%選擇不同意或非常不同意),在課業表現上老師沒有給出超越性別定型的積極的心理暗示。

女生選擇專業和深造所得到的平等支持方面,受訪者評價最低,有高達82.84%的受訪者表示不同意女生得到了平等支持。問題主要集中在1)家長、老師等阻止女生選擇某些專業,例如:地質、機械,法律,化學,考古,建筑,計算機,法醫學、土木工程,水產養殖等。2)某些專業和院校對女生設置高于男生的錄取分數,比如:語言類、軍校、警校。3)女生追求高學歷(如博士)會受到負面的評價。

教材中的性別呈現也不樂觀(68.9%選擇不同意或非常不同意),大部分受訪者認為在教材中積極正面的角色以男性為主,而且男女的形象設定也沒有擺脫性別刻板印象。

(二)經濟方面:婚育影響職業發展 就業因性別受歧視

中國性別平等狀況怎么樣?超七成女性網友不滿意

在經濟方面,本次調查考察了平等就業、平等職業發展機會、同工同酬、財產權、家庭中的經濟地位。這幾個方面中,對同工同酬的評價最好,但肯定性評價也僅達17%,而否定性評價達56%。生育對職業發展的影響上,是女性網友對平等機會評價最負面的,否定性評價比例達93%。

同工同酬問題雖然是經濟方面評價最積極的一項,但受訪者還是提到一些單位和職業沒有實現這點,比如:醫院、廚師、發傳單、建筑工地。在這方面做的好的有:國家機關、事業單位、銷售、計算機編程等單位和崗位。

平等就業機會也是比較突出的問題。有85%的受訪者對此持負面評價,主要的問題是招聘過程中存在的性別歧視。有些招聘職業、單位和崗位明確不招女性,有些會優先錄用男性,即使女性應聘者的能力更高。受訪者提到的行業有:外語、新聞、海洋化學、建筑行業、物流、廚師、醫院、經濟金融、理工科技術類。

在平等的財產權方面,69%的受訪者不同意男女已經擁有了同等的財產權。反映出的問題主要有:1)農村婦女離婚后失去宅基地和土地承包權。2)女性不能和其兄弟平等繼承父母財產,有些甚至還要資助成年的兄弟。3)在一些地區的文化風俗對婦女的財產權尤其不利,是農村地區。

老年和患病女性在家庭中的經濟地位也并不樂觀。有63%的受訪者不同意或非常不同意老年和患病婦女在家庭中擁有和男性同等的經濟地位。反映出來的問題包括:1)老年婦女沒有足夠的養老金,以及贍養問題;2)患病婦女得不到醫治,甚至遭到離婚。

(三)衛生健康:性教育不到位 心理健康被忽視

中國性別平等狀況怎么樣?超七成女性網友不滿意

衛生健康方面,本調查主要考察的角度是性教育、心理健康、醫療服務的可及性、男女共擔避孕節育責任和體育鍛煉。其中,體育鍛煉一項是評價最高的,有23%受訪者同意男女參與體育鍛煉的人數相當,但也有47%的持否定態度。而問題最集中的一項是:獲得生殖健康知識和性教育。有81%的受訪者對此持負面評價。

男女參與體育鍛煉一題是在衛生健康領域里評價最高的,有23%的受訪者同意男女參與體育鍛煉的人數相當。但也有47%的持否定態度。在評論中,受訪者也提到了不同年齡段的差異:學生和在職人員中,男性參與運動的人數多于女性,但退休的人群中,女性又多于男性。

在衛生健康領域,問題最集中在獲得生殖健康知識和性教育。有53%的受訪者非常不同意:學校或社區已經提供了及時、充分的生殖健康知識,包括正確的避孕方法(性教育)。反映出的問題包括1)在學校或社區沒有獲得過性教育 2)獲得的知識沒有幫助解決實際問題,比如:避孕。

女性的心理健康也是負面評價較多的一項。有超過一半的受訪者(51%)非常不同意:女性的心理健康受到關注,并可以獲得防治和康復的服務。反映出來的問題主要有:1)女性的心理問題被忽視,或是被認為是自身原因導致的。2)所在地區沒有提供心理服務的機構,如果有,價格也較高。

在男女共同承擔避孕責任方面,有61%的受訪者給出負面評價。主要問題是男性沒有承擔相應的避孕責任,比如:使用安全套或結扎。

(四)觀念文化:逼婚壓力最突出 男孩偏好仍存在

中國性別平等狀況怎么樣?超七成女性網友不滿意

觀念文化方面,本次調查主要考察了結婚年齡壓力、出生性別比的解決措施、對同性戀的態度、貞操觀、通過互聯網發表意見、經濟發展和性別平等關系。其中,“女性充分使用互聯網表達意見”一題是負面評價最少的。僅有31%的受訪者持否定態度。而女性“適齡結婚”的壓力在此觀念文化部分最突出。有高達67.93%的受訪者強烈認為女性實際上沒有選擇自己何時結婚的自由。

“女性充分使用互聯網表達意見”一題是在觀念文化的題目中負面評價最少的。僅有9%的受訪者表示非常不同意:女性已經充分運用互聯網的便利,多渠道表達自己的意見。有34%的受訪者表示同意或非常同意。然而受訪者反映的問題也不容忽視:1)女性在網上表達的觀點被忽視或打壓 2)能夠上網表達觀點的女性還是少數

女性“適齡結婚”的壓力在此觀念文化部分最突出。有高達68%的受訪者強烈認為女性實際上沒有選擇自己何時的自由。青年女性被家人、朋友和社會輿論“逼婚”是最普遍提到的問題。

對國家解決出生性別比失衡的措施的評價,也是一個突出問題。有77%的受訪者不認為現有措施已經基本解決出生性別比失衡問題。被提到的問題有:1)為了生男孩而超生 2)性別鑒定并流產女胎 3)女嬰被送養,甚至殺害。

在“大眾媒體中性別形象已經多元化”的問題上,有60%的受訪者持否定態度。問題主要是在影視劇、廣告和新聞中仍然存在固化女性性別客觀印象的形象,甚至有歧視和物化女性的現象。

公眾對同性戀的接受程度遠不夠高。僅有11%的受訪者同意公眾不再將同性戀視為病態。而有64%的受訪者不同意。

在用“貞操”觀念評價女性的問題上,可以看到社會觀念的進步。有31%的受訪者同意或非常同意:“第一次”是否屬于終身伴侶,不再是“純潔女孩”的一個標準。只有19%的受訪者非常不同意。但仍有44%的受訪者持相反觀點(不同意或非常不同意)。通過她們的評論也可以看到:所謂“貞操”或“處女”仍然束縛著女性的性權利。

(五)其他領域:防止性別暴力措施仍欠缺 女性中高層管理者比例不足

中國性別平等狀況怎么樣?超七成女性網友不滿意

本次調查還考察了婦女對下述問題的看法:國家針對性騷擾和性別暴力的立法和措施、受暴婦女的社會形象,婦女參與決策和管理,男性承擔家務,男性對妻子收入高于自己的接受度。

涉及家庭關系的兩道題是在此部分中評價最積極的。但仍有有70%的受訪者不同意或非常不同意丈夫接受妻子的收入高于自己。有62%的受訪者對男性普遍能承擔家務持否定態度。而負面評價最高的是針對婦女的暴力的立法和措施,包括:家庭暴力和性騷擾等。50%的受訪者非常不同意立法等現有措施有效防止針對婦女的性騷擾,有49%的受訪者非常不同意立法等現有措施有效防止針對婦女的性騷擾。

另外一道與性別暴力相關的陳述是:“受性暴力侵害的婦女不會被污名化”,僅有9%的受訪者表示同意或非常同意。而有72%的受訪者不同意或非常不同意。

女性擔任中高層管理者的比例也是負面評價較多的一題。有82%的受訪者不同意或非常不同意:中層和以上的女性管理者比例已經足夠高了。僅有3%的受訪者同意或非常同意這一說法

(六)總體評價:對現狀不樂觀 對未來有希望

中國性別平等狀況怎么樣?超七成女性網友不滿意

有73%的受訪者對目前婦女生存狀況不滿意或非常不滿意。而且對近年來性別平等領域進步速度,也有44%的受訪者不滿或非常不滿。但值得慶幸的是,有55%的受訪者相信未來的性別平等狀況會越來越好。而且也有24%的受訪者對自身生存狀況表示滿意或非常滿意。非常不滿意的比例也比較低(7%),這與受訪者大多是受過教育的社會中層女性有一定關系。

受訪者聲音:給決策組、媒體的話

在問卷中,受訪者也被邀請寫下對性別平等事業的建議和希望。摘錄部分如下:

1. 給決策者的話

希望政府能夠通過立法切實保障女性基本的權利,重視家庭暴力以及拐賣婦女的問題,嚴懲犯罪者。

必須將家務勞動作為一種社會勞動來考量,如修訂后的婚姻法那樣不保障已婚女性的財產權,使得許多家庭無共同財產也不敢生育共同子女(生育損失完全由女性承擔)。

希望國家予以重視,可以考慮從某些方面在法律上就確保女性應享有的權利,例如對新婚姻法的調整,例如女性可以自主掌握生育權、獨自撫養兒童可以讓小孩上戶口,例如單身女性可以凍卵,例如婦女生育期間國家予以補貼,丈夫也同樣放產假陪伴妻子等。

群眾的意見或許有偏激,但是希望管理層面能聽一聽。你現在覺得偏激的十年,二十年以后就未必是偏激了。時代一直在發展,女人不止是一個被規范了的定義。我們有選擇的權利!我可以選擇我是居家主婦,還是單身貴族。我的選擇取決于我的幸福喜悅,而不是家人,外人的輿論!

國家不應該制定勞工保護法保護女性員工懷孕生產帶薪休假的權利的同時,把所產生的成本完全推到企業頭上。這種做法看似保護,實則危害,直接導致企業根本不愿意雇育齡女性員工。

2. 給媒體的話

媒體不該污蔑單身女性為“剩女”,不該宣揚職場女性回歸家庭。

我希望大家能意識到女同性戀受著性別歧視和性向歧視的雙重壓迫,同志不是只有男同性戀。

要普及女性為自己的地位平等抗爭的觀念任重道遠,首先學前教育、性啟蒙教育就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個人覺得這非常關鍵。其次基礎教育的教材制訂方面,多爭取尊重女性男女平等概念的教材。

作為一個女生,我不希望自己不穿bra出門被當做“不檢點”;不希望要不要結婚什么時候結婚當做別人的談資;不希望因為沒有結婚就不能生孩子;不希望因為我的性別或者外貌而遭受污名。我希望有一天當別人形容女性的時候不會再說“你好厲害像一個男孩子一樣”。我們不需要像誰一樣,沒有人需要。

3. 對未來的希望

我多么希望有一天孩子可以擲點決定隨誰的姓或者男孩隨父女孩隨母,再沒有嫁娶只有結婚之說,男性有同樣的產假和照顧孩子的義務,有一天獨身和丁克不再受到歧視,女生可以想去哪里就去哪里想學什么就學什么,可以選擇單身生育。

愛與被愛的權利是一樣的,性別又有什么關系呢,愿你我同在的這一片天空不會因為一條染色體這么小的差異而晦暗不明。

看美劇《鐵證懸案》(Cold Case)的時候有幾句臺詞令我印象深刻,是一個70年代末美國賓州的女性主義者(性別女)對另一位普通的小學老師(性別女)說的,大意是:女權主義不是要你去現有的生活,而是教你怎樣去愛你的未來。

來源: 女權之聲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