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達州市民康醫院內,69歲的老人李明進走到了人生的終點。
李明進入住民康醫院接受精神康復治療已有14個年頭,據醫生介紹,自李明進2001年因精神疾病住進醫院以來,從來未見有親友前來探視。如今老人自然離世,院方希望能找到老人的親屬,料理身后事。
住院14年離世
19日,據李明進的主治醫生唐超介紹,李明進于2001年3月7日,因“反復亂語,行為紊亂,疑人傷害”,被其所在單位達州市棉紡織廠送到醫院。當時診斷出李明進患有精神分裂癥,并有高血壓等癥狀,此后一直在達州市民康醫院接受治療。
“他身高1米6左右,卻有170來斤,比較肥胖,這些年來經過治療病情較穩定,和其他病人相處也不錯。”據唐超介紹,李明進有醫保,有退休工資,住院期間的治療費用不存在問題。
“他的退休工資除了補貼醫保的自付部分,基本都用在抽煙和喝碳酸飲料上。”唐超說,由于李明進年事已高,身體各項器官功能逐漸衰竭,出于對身體的考慮,必須要幫他戒掉這些壞習慣。李明進的精神疾病一直未痊愈,醫生只能像“哄小孩”一樣,耐心對他進行勸解,一步步幫他戒煙、戒可樂。
一直無人探視
此外,唐超證實,據他了解,多年來,一直無人探視老人。“住院十多年,醫生都換了好幾位,但從來沒見過有親人來看他。”唐超說。
“我們也擔心老李寂寞孤單,同時他年齡大了,還擔心他的身后事,嘗試過尋找他的親人,但都無功而返。”唐超說,十多年來一直是一個人無人探望的情況,李明進在他們醫院是唯一的一個。春節輪到他值班時,會帶上家里做好的吃的,陪上李明進一會兒。
“今年帶的海帶燉酥肉,他年紀大了吃不得辛辣的。”唐超表示,別的護士過年期間也會給李明進帶飯。“其實春節醫院一樣有伙食,還吃得好些,帶吃的給他是希望他也能感覺到年味。”
據院方介紹,如今老人的遺體還存放在殯儀館,由于聯系不上老人的親屬,院方也不方便對其進行火化。“盡管有警務人員出警見證死者屬于疾病自然死亡,還是擔心他的親屬以后找來,說不清楚。”
他是誰?無人知曉
據了解,老人身份證上的戶籍信息是在達州市達川區南外鎮南壩路,屬于南壩社區范圍。去年8月,院方曾嘗試聯系南壩社區,想通過社區尋找李明進的親友,但社區工作人員走訪了許多老人,都找不到熟悉李明進的人。
“他入院前曾是市棉紡織廠的退休職工,我們也試過這條線。”民康醫院負責人介紹,老人此前的工作單位達州市棉紡織廠已于2007年破產,根本找不到知道老人來歷的員工。
曾為國企員工 多年前辦理病退
19日下午,成都商報記者找到曾任達州棉紡織廠工會主席的石勝勇。
據石勝勇介紹,李明進入廠后不久,便檢查出患有精神疾病,上世紀70年代便開始住院治療,此后就辦了病退。
“醫保給他買的有,退休工資也是按時發放,我們也做了分內的事情。”石勝勇表示,此前院方咨詢時,他也曾找過原廠內包括勞資辦主任在內的同齡老員工,但都對李明進的情況不清楚,大多數人甚至不認識他。
“只聽說他是巴中人,進廠工作后戶籍也轉到了達州,但那時戶籍管理不完善,現在已經無從查證他更改前的戶籍。”石勝勇表示,據了解,李明進在廠期間沒有結婚記錄,沒有妻子和后代,不知道他父母是否還健在,也不知其是否還有兄弟姐妹。
社區也無熟人 老人身世成難題
“他在我們社區并沒有房產,實在找不到他的熟人。”南外鎮南壩社區書記鄧賢茂告訴成都商報記者,李明進戶籍所在的達川區南外鎮南壩路,共有兩個社區,南壩社區和金華社區。其中南壩社區有很多曾是棉紡織廠員工的住戶。
此前,醫院找到社區幫忙尋找李明進的熟人或親友,社區也進行過走訪,但由于李明進多年住院,從未在社區居住過,與其他住戶也無交集,最終也沒能找到認識他的人。
如今,李明進的遺體仍放在殯儀館內,院方表示,若再等待一段時間沒有找到親友,將對李明進遺體進行火化。
正文已結束,您可以按alt+4進行評論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