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省高級人民法院加強對下民事商事審判工作業務指導
立足實際,主動服務、多元化解決糾紛
榆中縣法院巡回審理民事糾紛案件。
長期以來,商事案件是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晴雨表”。民事商事審判工作關系到地方的投資和營商環境。目前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常態也為民事、商事審判工作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和機遇。面對新形勢,省高級人民法院公正審理各類商事案件,不斷加強對下業務指導,司法助力破解發展難題,積極參與社會綜合治理,全力服務和保障了甘肅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A. “家居式”法庭讓家務事不再難斷
沙發、茶幾、花卉,墻面上醒目的大字“家和萬事興”,“家居式客廳”搬進了威嚴的法庭,法官和當事人雙方的家屬、朋友圍坐一起,用融合了情、理、法的方式“拉家常”,引導當事人敞開心扉,通過釋法說理化解矛盾糾紛。這是記者日前在蘭州市七里河區人民法院龔家灣法庭家事審判庭看到的一幕。
省高院民一庭副庭長史莉介紹,今年3月試點家事審判方式改革以來,甘肅省4家試點法院共受理案件1536件,結案1266件,其中調解569件,撤訴206件,調撤率為61%,改變了“一裁了之”的傳統家事審判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
據記者了解,省高院被確定為全國家事審判改革試點法院后,今年3月,甘肅高院民一庭組織召開全省法院家事審判改革工作座談會,確定張掖市中級人民法院、榆中縣人民法院、蘭州市七里河區人民法院、華池縣人民法院為家事審判改革試點法院。省高院副院長袁治云在會上指出,試點法院要積極作為,先行先試,大膽實踐,推動家事審判方式和機制改革。
一般情況下,家事案件公開審理不利于當事人對涉及個人隱私、家庭隱私的事實開展充分質證,不利于法院全面掌握案情和探求當事人內心真意,也不利于保障參加庭審的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尤其是家事案件不宜簡單地用“一刀兩斷式”判決方式處理,應把促成當事人之間恢復感情、消除對立、實現和解作為糾紛解決的根本目標和價值取向。
試點法院還將探索推行訴前家事案件財產申報制度,制作家事案件財產申報表供當事人在正式開庭前填寫,明確當事人不準確申報相關財產應承擔的訴訟風險,固定庭審爭議財產范圍,有效提升辦案效率。
針對在離婚等身份關系的訴訟中,未成年子女常常被牽扯其中,淪為父母爭奪或者相互推卸責任對象的情況,省高院要求家事審判必須面向未來,將未成年子女的利益放在最重要位置,傾斜保護。法庭要通過調查,明確涉案兒童的真實思想、心理狀況和生活環境等,為親權指定、撫養費確定等事關兒童重大利益事項的審判和裁決打下基礎。
據了解,除正寧縣法院之外,天水市中級人民法院發揮女法官獨特優勢,對涉及婚姻糾紛、贍養糾紛等案件,走出法庭進入家庭巡回調解,想盡一切辦法把糾紛解決在訴前。在“天價彩禮”案的審判中,正寧縣法院適當擴大了彩禮返還范圍,把女方借婚姻向男方索取的“三金”款、手機款、登婚錢、上車錢、占親錢及給女方家人索要的數額較大的衣服錢等都納入彩禮返還范圍,按比例適當提高予以返還。
B.細微處下功夫,多元化解各類糾紛
2006年7月,蘭州市民王大姐等5人與甘肅齊建物業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物業公司)建立了勞動關系,在物業公司承包的黃河風情線景區從事清掃保潔工作。2013年6月20日,雙方簽訂一份期限為一年的勞動合同書,但合同到期后,雙方未續簽,王大姐等人仍在原崗位從事保潔工作。2015年7月28日,由于物業公司未能中標黃河風情線路段保潔項目,不能繼續向王大姐等人提供該路段的保潔工作,遂召集王大姐在內的員工開會,告知未中標及安排員工到其他工作崗位等事宜,但王大姐等人未在安排新崗位會議記錄上簽字。2015年11月16日,物業公司以王大姐等人嚴重違反公司規章制度,無任何理由擅自離職兩個月之久,以及與其他單位建立勞動關系等為由,并征求工會意見后作出辭退王大姐等5人的決定文件,同年11月18日,以郵件快遞方式向王大姐等人發出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
工作近10年卻被辭退,王大姐和同事們想不通,向蘭州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提起仲裁申請,請求支付違法解除勞動關系賠償金、支付未簽訂勞動合同2倍工資差額、支付未辦失業金的失業金損失、退回押金。該仲裁委于2016年3月2日作出裁決,支持了王大姐等人的請求。該裁決書送達雙方后,物業公司不服裁決遂訴至法院。
此后,蘭州市城關區法院一審判決,原告物業公司支付被告未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2倍工資;退還押金。一審判決后,物業公司不服,遂向蘭州中院提起上訴。
在該案審理過程中,經法院主持調解,當事人自愿達成協議,請求人民法院確認:物業公司一次性支付王大姐等人2倍工資及押金;物業公司放棄其他訴訟請求,上訴人王大姐放棄其他仲裁申訴請求。2016年12月9日,雙方在法官的見證下,各自履行了相關協議。
一場長達一年的訟訴得到了圓滿解決。
隨著人民群眾法律意識逐步增強,各類商事糾紛,特別是新類型的案件層出不窮,群體性糾紛、集團訴訟和具有重大社會影響的案件不斷增多,省高院依法公正審理了一大批新型、重大、疑難、復雜案件。其中省高院民二庭審結的蘭州西部商品交易中心有限公司、蘭州圣大商品交易有限公司與吳健華等個人期貨交易糾紛系列案是全國首次由高級人民法院認定獲得政府核準的交易平臺從事違規期貨交易,并判令與會員單位連帶承擔賠償責任的判例,對未來全國類似案件起到示范效應。西部商品交易中心系蘭州新區招商引資的重要項目,通過該案的審理判決,其違規經營的問題,也得到了省商務廳、工信委、蘭州新區管委會等部門的高度重視。之后,有關部門對西部商品交易中心進行了查處整頓并責令其規范經營。
平日里,服務和保障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全省經濟轉型升級是當前法院工作的一個重點,為積極穩妥有序推進處置“僵尸企業”,省高院結合我省實際,著重從依法審理破產類案件、準確適用破產法的各項法律制度、充分保護債權人的合法權益、依法適用破產重整制度、依法認定債務人財產,對不能救治的企業及時進行破產清算,依法維護國家利益,保護職工、債權人、債務人和投資人相關各方的合法權益。目前,共受理審理各類企業破產申請、破產清算案件15件,有效維護優勝劣汰的市場競爭環境,促進生產要素優化配置,為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打開一個新通道。
此外,省高院還慎重把握審判尺度,公正高效審理與絲綢之路經濟帶黃金段建設相關的基礎設施、經貿往來、產業投資、能源合作等涉外案件,通過依法審理經濟結構調整引發的各類民商事案件,全力助推產業升級,服務和保障我省創新驅動戰略順利實施。還重視互聯網金融案件,對網絡支付、網絡借貸、互聯網理財、股權眾籌融資、網貸評級等新類型案件,有針對性地進行研究,使全社會的資金融通更為便利。
C.如何跳出“就案辦案、機械辦案”的思維
金融是國民經濟的血脈,以司法手段防控金融風險,是法院商事審判的重要內容,也是商事審判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的具體體現。
記者采訪了解到,在今年5月,省高院民二庭在對近幾年案件審理的情況進行綜合分析的過程中發現,近三年全省法院受理金融借款案件數量和標的額持續大幅上升,從2014年全省法院的5538件, 20.79億元;到2015年的7535件,41.57億元,再到2016年的35111件,84.3億元,顯示地方經濟發展中潛在的金融風險正在加大。
“積極回應金融改革創新的現實司法需求,深化對金融審判領域法律適用新問題的研究,加強金融監管與金融司法的有效協同,完善金融商事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建設,通過依法公正審理金融商事案件。”省高院民事審判庭一位法官如是說。
今年10月19日,全省法院民事商事知識產權審判工作會如期召開。會議采取視頻形式,各中、基層法院民商事、知識產權審判工作主管領導、審判人員在分會場參加了會議。會議提出要主動跳出“就案辦案、機械辦案”的思維,要立足于民事商事知識產權審判實際,不斷增強創新意識、深化家事審判改革、完善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堅持繁簡分流提高審判質效、積極推進司法權運行機制改革,用改革的方法解決發展的困難和問題。
“不斷探索推進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與訴訟外的糾紛解決機制建立對接,充分調動社會力量快速化解矛盾糾紛,激活其他解紛資源,變‘單打獨斗’為‘合力解紛’,變‘消極被動’為‘主動服務’,積極鼓勵其通過非訴渠道解決糾紛,尊重當事人的主體地位。”省高院相關負責人接受媒體采訪時講道。而這在蘭州市中院開展證券期貨糾紛多元化解機制試點工作中就得到了很好的表現,此后還在蘭州市開展保險糾紛訴調對接機制試點工作。
據介紹,為了加強審判指導,不斷推進家事審判方式改革、民間借貸糾紛、強化涉農案件三項工作,省高院制定《關于加強“三項”民事審判工作切實保障民生的指導意見》。
此外,全省法院還強化“開放型法院”建設,開展庭審直播、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旁聽庭審、以案說法等活動,進一步提升司法公開水平。省高院審理的原告北京海龍公路工程有限公司與被告甘肅長達路業有限責任公司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一案,庭審直播網絡點擊率當日突破七萬次,在全國“陽光法院新媒體排行周榜”中以強勁勢頭沖進前三,榮獲亞軍,庭審直播方式獲得了眾多網友的一致好評。
記者 董子彪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