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久久久久久_久久新_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_日日夜夜精品视频_欧美一区二区免费

首頁 > 民俗 > 民俗 > 正文

天水牛皮燈影 燈光中搖曳的鄉(xiāng)情

牛皮燈影 燈光中搖曳的鄉(xiāng)情   

 

    □記者 年葆東 

在天水,皮影戲又稱“影子戲”、“燈影戲”、“土影戲”,但更多人自小都喜歡稱其為“牛皮燈影子”,似乎只有這樣叫才覺得親切,覺得到位。

和其他地方一樣,皮影主要用牛皮制作,但有講究的老秦州皮影是要用黑牛的皮的,而在一些戲本里,也有“烏牛白馬敬蒼天”和“殺烏牛與白馬祭奠蒼天”的唱詞。所以,在一些儀式感很強(qiáng)的祭奠性質(zhì)的演出中,如果老戲箱里能拿出一套用黑牛皮制作的皮影那就真叫“牛皮燈影子”了。

“皮影本是燈下魂,只看影子不看人”。演了45年皮影戲的霍藝龍一說起皮影如數(shù)家珍。

霍藝龍說,在皮影行道里有許多行話,的確,聽老皮影人之間對話猶如聽地下工作者對暗號,如果不是行里人,你絕對聽不明白。比如身體叫“線子”,頭部叫“梢頭”,接活多不多叫“蔓子長不長”,錢掙地多不多叫“褳子好不好”。至于更專業(yè)的術(shù)語,直接可以把行外人聽懵。

霍仲吉和霍藝龍是老搭檔了,倆人都是麥積區(qū)琥珀鎮(zhèn)霍家川人,一起合作已有47年了,一個主要制作皮影,一個主要表演皮影。

霍仲吉介紹說,做皮影最費(fèi)時間的是制皮,皮子要先放在水里泡一個月褪毛,然后用竹板刮干凈牛皮上沒剝凈的肉和毛,再按照需求裁成塊釘在墻上或繃在架子上繃緊晾干,最后用細(xì)砂紙打磨,使制好的皮子平整凈亮能透過燈光。

皮影的雕鏤制作有專門的畫稿,稱為“樣譜”,制作時首先要拓著樣譜,用尖針將圖案的輪廓和紋樣劃在底下的皮面上,然后刀鑿并用鏤雕成形。

鏤雕皮影陰雨天最好,濕度合適,皮子柔韌,好刻。若皮子干燥,一錘下去很容易震斷連接處。這也符合皮影戲的特點,下雨不好唱戲,正好制作些新皮影。

皮影最難刻的是頭部,即“梢子”,花紋多,線條細(xì),尤其眼珠,一不小心就刻廢了。

皮影刻好后要上色。上色主要用紅、黃、青、綠、黑五種純色的顏料,采用傳統(tǒng)繪畫工筆重彩方法,平涂分填,多次烘染,使影人在亮子上看起來晶瑩剔透,栩栩如生。

從前沒有電燈,演燈影只能用油燈。據(jù)說有一種專用燈,一盞燈有5個燈芯,同時點亮往中間一放,觀眾只見影人不見竹棍,原理類似醫(yī)院手術(shù)室的無影燈,可惜失傳了。

皮影戲班一般五六個人一個班子,兩只小箱子一背就可以走鄉(xiāng)串村。一到地方,亮子撐起,嗩吶、二胡、梆子、鑼鼓操在手中,一燈,一桌,再加幾條凳子,一場熱鬧就在小村歡起來了,那種快樂,是在城里的影劇院無法找到的。

唱戲也是有講究的,看見沒,只要亮子撐起,姜子牙的線子必須要掛在第一個,這是規(guī)矩。

皮影就是這樣刻出來的。

花紋密集的部位最難刻。

霍仲吉介紹說,這個皮影人物叫“大口娃,”腰別旱煙鍋,上身袒露,據(jù)說是傳統(tǒng)皮影戲里唯一的古代最基層農(nóng)民形象。

五六個人就撐起了一個皮影戲班,一個人就可以唱出一場天地悲歡。

和其他地方劇種一樣,皮影的追隨者也越來越少了!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責(zé)任編輯:趙安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