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輸水線路最長的引水工程——引松供水工程第二標段引水隧洞貫通
國產首臺大直徑敞開式巖石隧道掘進機創造紀錄
吉林訊(伍振 趙洪力 陳樹進報道 )8月20日,采用國家“863計劃”支持、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產首臺大直徑敞開式巖石隧道掘進機TBM施工的吉林中部城市引松供水工程第二標段22.6公里引水隧洞貫通。TBM施工最高日掘進86.5米,月掘進1209.8米,創造了國內同類隧洞最高開挖紀錄,為該工程的按期建成通水奠定了基礎,給力“中國制造2025”。
國務院確定的172項重大水利工程之一的吉林省中部城市引松供水工程是吉林省有史以來投資規模最大、輸水線路最長、受益面積最廣、施工難度最高的大型跨區域引調水工程。該工程將松花江水由豐滿水庫調入吉林省中部城市,輸水線路總長263.45公里。承擔施工任務的中國鐵建十八局集團隧道公司引松供水工程項目經理陳立和介紹說,該集團擔負施工的第二標段位于吉林市豐滿水庫至溫德河左岸之間,隧洞全長22.6公里,開挖洞徑7.9米,具有“長距離、巖層不穩定、較多斷裂帶、圍巖強度軟硬交接”等地質特點和技術難點。
中國鐵建十八局集團與鐵建重工結合工程地質條件積極進行關鍵技術研究和科技攻關。中國鐵建十八局集團通過以往使用TBM積累的經驗,提出了TBM高效施工參數匹配方案和及施工技術方案,并對TBM加工工藝、加工工法、測試方法等方面提供建議意見,鐵建重工突破了大直徑TBM多系統協調技術、大功率、變載荷、高精度電液控制系統設計與集成技術、關鍵部件狀態監測與診斷技術以及振動分析及減振技術等核心技術,2014年12月27日,國產首臺大直徑全斷面硬巖隧道掘進機在長沙順利下線。
中國鐵建十八局集團隧道公司引松供水工程項目書記鄧敏介紹,在隧道掘進中,技術人員克服“運距長、通風差,不良地質現象多、局部巖體穩定性差,伴有坍塌、涌水”等地質災害,在設備使用上聯合鐵建重工技術人員對TBM隧道施工特點對皮帶硫化技術、刀具更換等大膽創新,使得TBM連續皮帶機接頭硫化時間從原來的20個小時以上縮減到3個小時零20分鐘,打破了世界紀錄。TBM完好率月均為94.70%,最高達98.06%,TBM利用率月均56.85%,最高達75.60%,TBM施工水平國際領先。國內首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TBM在吉林省中部城市引松供水工程成功應用,為TBM大型隧道設備的國產化、量產化積累了寶貴經驗和重要的技術數據,同時提高了我國長大隧道TBM施工水平。
據悉,吉林省中部城市引松供水工程在2019年建成通水后,年平均引水量可達8.98億立方米,每年可增加農田灌溉利用水量2.04億立方米,新增灌溉面積48.2萬畝,減少地下水超采量2.83億立方米,對優化吉林省水資源配置、改善農業灌溉、保護生態環境等都將發揮重要作用。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