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鹽務局領導子女為何敢明著“吃空餉”
|
漫畫/勾犇
議論風生
鹽業公司作為國企,與鹽務局本身就是“兩塊牌子、一套人馬”,任何“吃空餉”都是對公共利益的蠶食與侵占。
又有地方被爆出“吃空餉”現象。據媒體報道:近日,浙江溫州蒼南縣鹽務局內部員工的一則實名舉報帖稱,蒼南縣鹽務局的幾位主要領導把自己的子女安排在鹽業公司,占著編、不上班,也就是俗稱的“吃空餉”,在當地造成了很壞的影響。而鹽務局與鹽業公司是兩塊牌子、一套人馬。目前,當地紀委已經介入此事,調查結果還需要一些時間。
與此同時,媒體已經挖出了更多細節。比如,蒼南縣鹽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雖然自己在鹽業公司工作了十多年,但也沒有見過這幾位被舉報的員工,鹽業公司也不存在被舉報人的考勤記錄。另外,當記者提出查閱相關人員檔案資料時,該縣鹽務局辦公室負責人卻告訴記者,“沒有他們的檔案。也就是說他們的檔案處理掉了。具體怎么回事不太清楚”。
如果舉報屬實,那么,在無任何考勤記錄與檔案資料的情況下,被舉報的鹽務局領導子女是如何順利實現常年在鹽務公司領工資的?從舉報看,雖說可能多數員工都未見過領導子女,可他們“吃空餉”的行為卻是“七八年明擺著”的。如此公開化的操作,確實讓人震驚,而根據舉報信息,該企業內部涉嫌“吃空餉”的員工可能遠不止被舉報的四位。
當然,無論“吃空餉”只有被舉報的四位,還是屬于大面積淪陷,問題都不可謂不嚴重。鹽業公司作為國企,與鹽務局本身就是“兩塊牌子、一套人馬”,任何“吃空餉”都是對公共利益的蠶食與侵占。應該說,相較于其他領域,像鹽業公司這種政企界限模糊的國企,其實更容易誘發“吃空餉”現象。一是,國企的收入待遇一般不錯,二是,不同于機關事業單位,對企業內部“吃空餉”行為的查處,往往偏弱。這次被舉報的都是鹽務局的主要領導,卻將子女塞進下屬公司,或許就是算準了這一點。
這起事件中還有一個細節耐人尋味。記者調查發現,四位被舉報者之一,蒼南縣鹽務局原副書記余德富的兒子余建進也曾長期在蒼南縣鹽業公司工作,但他一直以來對外的身份卻是蒼南縣煙草公司員工。蒼南縣煙草專賣局回應稱,目前余建進仍在蒼南縣煙草公司上班,任班組長崗位。如果“吃空餉”、占編確有其事,余建進則是領著鹽業公司的工資,同時又在煙草公司任職。置于現實語境下,在一個縣城,鹽業公司和煙草公司,毫無疑問都是不少人向往的“好單位”,領導的子女能夠如此“通吃”,恐怕就不僅僅是哪一個人的問題。除了這起個案需要嚴肅調查,當地還有多少這樣的“關系戶”,也值得深挖。
地方鹽業公司被爆出“吃空餉”現象,也再次驗證了鹽業體制改革的必要性。對于鹽業專營與政企不分的弊端,過去只側重于強調其壟斷的一面,但“吃空餉”現象則反映出,這種管理和經營模式在誘發腐敗和權力板結化等方面的危害,同樣不容低估。
朱昌俊(媒體人)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