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杭黃鐵路全線開通運營倒計時 開始測試列車運行圖參數
記者從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了解到,11月11日,杭州至黃山鐵路(簡稱杭黃鐵路)開始列車運行圖參數測試,全線開通運營進入倒計時。
跨浙皖兩省全長265公里設9個車站時速250公里
杭黃鐵路東起浙江省杭州市,西至安徽省黃山市,途經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富陽區、桐廬縣、建德市、淳安縣,以及安徽省宣城市績溪縣、黃山市歙縣、徽州區。線路建設正線全長265公里,全線共設9個車站,其中新建富陽、桐廬、建德、千島湖、三陽等五個客運車站,利用既有杭州南站,與合福高鐵共建績溪北、歙縣北和黃山北站,設計時速250公里。全線有正線橋梁168座、隧道87座,橋隧總長232公里,橋隧比為87.6%。
杭黃鐵路于2014年6月先期段開工,2014年9月全線開工,2017年3月開始鋪軌,2018年7月靜態驗收,2018年9月聯調聯試,計劃2018年年底具備開通運營條件。該條鐵路由中國鐵路總公司、浙江省、安徽省共同投資建設,杭黃鐵路有限公司作為項目法人負責項目建設和資產管理。
運行試驗階段將進行4項測試
杭黃鐵路在聯調聯試階段,累計檢測里程約47350公里。其中提速試驗總計開行檢測列車42列次,檢測里程約9550公里;開行綜合檢測列車194列次,檢測里程約32860公里。聯調聯試結果表明,各項測試指標滿足相關標準要求;牽引供電系統、通信系統、信號系統等所測功能、性能總體符合設計及相關標準要求。
杭黃鐵路11月3日進入全線運行試驗階段,將進行列車運行圖參數測試、故障模擬、應急救援演練、按圖行車試驗等4項測試。11月11日開始的列車運行圖參數測試,主要內容為動車組全程及區間運行時分、車站起停車附加時分、追蹤列車間隔時間等,采用與正式運營相同的主型高鐵列車,實時采集運行里程、速度、時間等,并經軟件處理后得到相關參數指標,為列車運行圖編制、調度指揮調整等提供標尺和依據。
打破浙西不通鐵路歷史
從地理上看,浙西至皖南間山水相隔,不通鐵路,人文交流、經貿往來不便。杭黃鐵路開通前,從上海、南京、寧波、杭州等城市坐高鐵去黃山,最短徑路需要在江西上饒站經滬昆高鐵線換乘到合福高鐵線。杭黃鐵路開通后,浙江西部從此打破不通鐵路的歷史,一步邁入高鐵時代。浙西皖南間天塹變通途,時空距離大大壓縮。
杭黃鐵路與滬昆、杭甬、寧杭、合福等多條已運營或規劃建設的高鐵線相連,融入超過25000公里的國家高鐵網。黃山與杭州的“高鐵同城效應”實現了“人間天堂”與“人間仙境”歷史性的握手,沿途桐廬、建德、淳安等地區加入長三角“高鐵圈”,將有力助推沿線旅游經濟和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發展,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串起7個5A級旅游景點
杭黃鐵路沿線歷史淵源悠久,人文積淀深厚,旅游資源豐富。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的杭州到“丹崖夾石柱,菡萏金芙蓉”的黃山,杭黃鐵路途經富春江、新安江、千島湖等景區,沿線5A級風景區有7個,4A級風景區超過50個,串聯起名城、名江、名湖、名山,堪稱為世界級黃金旅游高鐵線。
杭黃鐵路開通運營后,浙西、皖南將成為上海、杭州、寧波等沿海城市的“后花園”。杭黃鐵路帶來的“快旅慢游”體驗,為外地游客通過一條高鐵線路即可深入江南文化腹地提供了可能,讓游客在暢游飽覽秀美山水的同時,品嘗江南文化大餐。(記者 史睿雯)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