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久久久久久_久久新_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_日日夜夜精品视频_欧美一区二区免费

首頁 > 藝術 > 推薦 > 正文

靳尚誼:背對市場創作

【走近文藝家】

85歲的他,在別人眼中已是大師,可他卻無情地否定和剖析自己。盡管他的畫作在市場上屢飆高價,可他總背對市場創作,坦言自己畫不了商品畫和應酬之作,只會順著自己內心的指引一點一點朝前走。

在一個秋日的午后,記者如約來到85歲高齡的油畫家靳尚誼家。開門的是靳老,他身著一件淡藍色襯衣,和藹的臉上架著一副眼鏡,舉手投足間透著一股沉穩內斂的藝術氣質,整個人的“畫風”一如他筆下的人物般沉靜、淡雅。

采訪是在靳尚誼的書房進行的。狹長的房間被堆積如山的書報環繞,墻上沒懸掛一幅油畫作品,掛著的是一幅倪瓚的中國水墨畫。我們的對話便在西方油畫與中國水墨畫中延展開來。

靳尚誼的童年和少年是在兵荒馬亂的抗日戰爭中度過的。12歲那年父親去世,他被迫離開家鄉河南,投靠北平的外婆。在“男學工、女學醫,花花公子學文藝”的潮流下,寒門出身的靳尚誼本不該有學藝術的奢念。僅僅因為北平國立藝專(中央美院前身)“公費管飯”,15歲的他毅然報考,就這樣陰差陽錯地走上了藝術道路。

20世紀50年代,靳尚誼就讀的中央美院開辦了由蘇聯專家馬西克莫夫主持教學的油畫訓練班,21歲的靳尚誼是其中年齡最小的學員。回憶起當年“油訓班”的時光,靳尚誼感慨地說:“由于當時可資借鑒和教學的油畫原作匱乏,馬西克莫夫經常和我們一起深入到田間地頭作畫,通過示范讓我們了解油畫的物理性能和表現技法。每次他畫畫,我們就停下筆,高低錯落地圍擠在他的身后,隨著他畫筆的轉動,人群中不時傳來陣陣贊嘆。”

新中國成立初期,國內油畫家對于歐洲油畫的了解,主要借助一些粗糙的印刷品。為了追本溯源,吃透歐洲油畫的本質。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靳尚誼遍覽歐洲各國油畫經典原作。他從倫勃朗、維米爾、安格爾等大師的畫作中意外地感受到歐洲古典作品的美,一改往日對古典作品的印象。同時,他還驚愕地發現,自己畫了30多年油畫,原來體積一直沒有做到位,色彩也存在問題。只畫了形體可見的部分,那不可見的隱現的形體卻草草帶過,導致畫面簡單、單薄。

這與其說是他個人的問題,毋寧說是東西方不同的觀賞習慣所致。中國人學油畫就好比外國人學唱京劇,需要克服許多天生的弱點。“中國人看本色、固有色;西方人看條件色、光源色。中國人要畫好油畫,必須改變平面化觀察形體和畫固有色的習慣。”靳尚誼說。

回國后,認識到缺陷的靳尚誼一頭扎進畫室搞起研究。他將創作重心縮小到肖像畫這一品類,用從西方學到的古典法和分面法反復進行藝術試驗,創作了《塔吉克新娘》《青年歌手》《藍衣少女》《瞿秋白》《孫中山》等一系列頗具中國風的都市女性和歷史人物肖像。同事和朋友頓覺他的畫風變了,變得豐盈厚實了。

《塔吉克新娘》是靳尚誼實踐西方強明暗體系的一幅實驗性作品。它理性吸收了西方古典主義的典雅、靜穆、柔和,徹底擺脫了中國“土油畫”的黯淡、粗糙面目。甫一問世,立即驚艷了國內油畫界,被譽為中國油畫新古典主義的開山之作,填補了中國油畫古典主義的空白。

但靳尚誼卻并不因此而滿足。為了在中國元素的回歸里找到自身獨特的語言,創造出與其他民族油畫藝術不同的精神風貌,他大膽嘗試,在《黃賓虹》《八大山人》《髡殘》等作品中,他一手伸向西方,一手伸向中國傳統,對中西兩種文化進行異質同構,成為在油畫與水墨畫結合上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在靳尚誼70年的油畫生涯中,“打基礎”三個字是他提及最多的高頻詞。在他看來,地基沒打好就架高樓,是經不起推敲和時間檢驗的。他一生都在夯實視覺基礎,努力擺脫中國人的線性思維,即便在耄耋之年,還在研究用光用色用筆這些基本的問題。“不重視基礎,水平就上不去、達不到高度。”靳尚誼坦言,現在的年輕人沒有經過現代主義啟蒙就直接跳到了后現代,而他不行,他是老一輩人,骨子里傳統的東西比較多,不僅要補上“古典主義”這堂課,還要補上“現代主義”。這也是為什么別人都朝前走,他卻總“往回走”的原因。

靳尚誼的這種清醒和睿智來自他比一般人閱覽了更多的歐洲油畫經典原作。用他的話說,他“知道什么是好畫,好畫在于表現的高度”。他反對美術界不以作品質量論高低,而將風格個性凌駕于一切之上。

他直言,我國油畫在整體上進步很快,創作能力也很強,但許多畫都存在基礎缺失的問題,素描在整體上沒過關,這與改革開放后不重視基礎、反傳統、強調“創新”的思潮有關。“我國油畫目前是夾生飯,想要西方人承認中國人的油畫畫得不錯,尚需要時間。”在靳尚誼看來,藝術家可以也應該進行創新,但一個優秀的藝術家要有扎實的基本功,要能分辨出畫得好賴。

盡管靳尚誼的畫作在市場上屢飆高價,可他總背對市場創作。對他而言,畫畫不是為了賣錢,而是為享受創作的樂趣,更是為創新作品的研發。他坦言自己畫不了商品畫和應酬之作,只能順著自己內心的指引一點一點朝前走。至于社會上流行和推崇什么,自己畫價的漲跌,他從不關注。他認為,美術館才是自己作品的最好歸宿。前不久,他再次將自己研發出來的一系列作品捐贈給了中國美術館。

如今,靳尚誼在別人眼中已是大師,可他卻不斷否定和剖析自己,“我的水平不行,造型和色彩有問題”“越畫越覺得自己差很遠”“我算勉強掌握了油畫”。真誠而樸實,內斂而低調,豐富而單純,古典而寫實,這是我給靳尚誼畫的像。

(作者:趙鳳蘭,系資深媒體人)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