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張載誕辰千年學術研討會在寶雞召開
天水學者李茗宏劉子斐應邀參加
為紀念北宋思想家、哲學家張載誕辰1000周年,延續張載千年關學文脈,傳承創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12月26—27日,由寶雞市社科聯、寶雞市張載文化研究會主辦的“紀念張載誕辰千年學術研討會”在西建黨建學院召開,天水市伏羲故里國學院院長李茗宏、天水市國家開放大學主任劉子斐應邀參加。
張載是在中國哲學史上第一次建立了比較完整的氣一元論哲學體系,開辟了樸素唯物主義哲學的新階段。是中國哲學史上第一個從思維與存在關系的哲學理論高度批判唯心主義的哲學家。張載哲學思想的內容十分豐富,對中國哲學史和關中思想文化史的貢獻是多方面的,在中國學術思想發展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并對11世紀后的哲學思想發展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寶雞市眉縣人民政府副縣長陳昌煦、寶雞市社科聯辦公室副主任張力超,國際儒學聯合會會員、寶雞市張載文化研究會會長秦東魁,寶雞市張載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張載第二十八代嫡孫張世敏,陜西師范大學關學研究院院長丁為祥、甘肅省天水市伏羲故里國學院院長李茗宏、甘肅省天水市國家開放大學主任劉子斐、寶雞市關學文化促進會主席閆恒星,寶雞市傳統文化促進會會長、西建集團黨委書記馮西見等領導和專家學者60余人參加了研討會。
李茗宏先生發言:千古圣賢張載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開萬世太平四句名揚中華,今天我們伏羲國學院以此為校旨,傳承發展創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圓中國美夢,復興中華,祈愿世界萬世和平,人類幸福安康!
劉子斐先生發言:天地孕育了人類,人無天地不生,天地無人不立。天地孕育萬物,我是物,故天地與我同處,萬物與我共生,探究生命起源言究天人之際,人頭頂藍天,兩腳踏地曰頂天立地,為往圣繼絕學,為生民立命,為萬世開太平,為中華民族文化脊梁,文化人皆應效范,也就是贊化天地而愛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共同的根與魂,優秀傳統文化是民族文化價值認同、民族成員精神聯系的紐帶。中華文明延續數千年而不衰,中華民族在磨難中日益強大,走向復興,其重要的價值根源之一,便是對自己是中國人、是中華民族成員的自覺認同。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