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二手房市場調查:某中介公司單日成交402套,有房源成交周期僅1天,中介:感受到了復蘇的氣息
“進入6月份以來,向我咨詢的客戶明顯變多。”在經歷了疫情反復、市場筑底后,2022年7月7日,北京二手房中介韓光終于感受到了市場復蘇的氣息。
2021年下半年,全國房地產市場下行,同時,北京受到學區房監管、海淀推行二手房指導價等政策的影響,二手房市場一直處于低迷狀態。
時隔一年后,這一情況終于有所好轉。北京住建委官網數據顯示,2022年6月份北京二手房網簽11009套,環比上月增長28%。
對此,58安居客房產研究院分院院長張波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回暖的原因主要在于前兩個月受疫情影響,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線下看房,導致市場成交的基數較低。而前期積壓的購房需求呈現出小幅集中釋放,也導致了市場成交量出現上揚。
6月下半月復蘇明顯
在市場最前端的中介們,于6月份最先感受到了二手房市場的暖意。
“疫情好轉之后,出來看房的客戶明顯變多。”中介劉梅告訴時代周報記者,6月份,通過網絡咨詢或者直接去門店看房的購房者,相較于4、5月份顯著上漲。
“從6月下旬開始,北京二手房的交易量開始穩步上漲,現在基本上已經回歸到今年5月疫情前的水平了。”韓光向時代周報記者提供了一組數據,7月3日全天,韓光所在公司成交二手房成交量為402套,而5月同時期,成交量僅為200-300套左右。
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陳霄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從2022年月度走勢來看,4月份,在市場信心尚未完全筑足之下,又遇疫情侵襲,市場修復進程受阻,成交量連續兩月下滑。直至6月份,疫情好轉,市場情緒回升,二手房成交規模止落回升。
而成交量上漲的背后,是購房者心態的轉變,“以前是觀望情緒濃重,購房者考慮半年左右很正常,但最近,購房者基本碰到合適的就定了。”韓光向時代周報記者說道。
以保利嘉園一號院一套88.69平方米的房屋為例,該房屋6月18日掛牌,掛牌價為492萬元,1天后即成交,成交單價54798元/平方米。
“如果不包括成交過程中的某些流程,從看房到定房大約2個小時就成交了,還有好幾撥客戶在樓下等著。”韓光告訴時代周報記者,他近期登記的幾套房子成交周期都在1天左右。“疫情期間有需求的客戶看不了房,所以客戶比我們都著急,都是請假來看,覺得還行就直接簽了。”
約兩周放款,48小時新增房源達1481套
除購房者心態轉變外,亦有不少中介認為,北京二手房成交量上漲還與信貸放款速度較快有關,“銀行批貸速度更快,并且直接將貸款打到業主銀行卡,業主能更快拿到錢。”韓光說。
中介王岐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目前北京組合貸批貸周期在7-15天左右,一個半月就能放款。中介劉磊也告訴時代周報,基本兩周時間就可以放款,“每年流入房市的資金都有限制,前半年交易多后半年就會緊張。今年4月和5月成交量環比都少,所以目前批貸沒問題。”
張波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今年4月份以來發布樓市調控政策的城市中,北京是少數沒有出臺文件、對需求側進行針對性調控放松的城市,而北京市場的回暖卻早在今年一季度就已確立。在此背景下,政策的放松信號偏弱,因此,針對樓市的實質性利好集中在信貸層面。
張波認為,北京房貸的變化重點體現在審查以及放款節奏的變快,這一變化在去年年底就已經有所顯現,今年則延續了相關變化,這也導致市場的流動性增強,尤其是不少改善置換人群可以快速實現“賣舊買新”,這是北京樓市總體小幅升溫的主要原因。
同時,貸款放款周期變快,也會令新增掛牌量增加。王岐向時代周報記者出示了一組數據,鏈家目前在北京地區共有108415套房源,而48小時新增房源達1481套,相較疫情時數量明顯變多。
“北京二手房購房者有其特定標準,如按戶型選房等,之前市面上房源少,可供購房者選擇范圍不多,極大可能碰不到心儀的房子,而可選擇的房源變多后,成交量自然會上漲。”在韓光看來,新增掛牌量的增加也是成交量上漲的原因之一。
成交量上漲的同時,北京二手房的房價也在微漲。諸葛找房數據研究院監測數據顯示,2022年6月北京二手住宅市場均價為58730元/㎡,環比上漲0.56%,同比上漲5.51%,同比漲幅較上月擴大0.29個百分點。北京市場均價自2月起連續5個月上漲,而且6月市場均價創近兩年來月度新高。
陳霄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當前北京市場信心有一定改善,隨著政策基本面持續向好,加大對合理住房需求的支持力度,北京二手房成交量仍有回升空間。
預計下半年走穩
事實上,不僅僅是北京,貝殼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二手房市場低位修復,市場量價及預期均有改善。
上半年,各城市因城施策,積極使用房地產調控政策工具箱,采用包括放松限貸(降首付、取消認房認貸)、限購、限售、個稅免征年限縮短等措施,提振市場預期,恢復市場流通。
核心城市群市場復蘇節奏較快、力度較大。尤其是長三角城市群,本身需求基本面良好,在上海疫情好轉和政策支持下,南通、合肥等城市市場率先復蘇。大灣區的深圳、東莞也在底部醞釀復蘇的動力,環比增長勢頭比較明顯。
貝殼研究院分析稱,根據歷史政策傳導規律,市場復蘇分為領頭復蘇、帶動復蘇和整體復蘇三個階段。第一階段領頭復蘇,即少數領頭城市市場信心率先修復,成交量修復增長、價格止跌企穩;第二階段更多的城市跟進,出現量增價漲;第三階段修復傳導至其他基本面較弱的城市。當前市場處于第一階段向第二階段過渡時期,即強二線和一線城市領頭修復,普通二線及以下城市預期仍在低位。
同時,從2014-2015年市場復蘇時間節奏看,第二階段復蘇在第一階段約3個月之后,第三階段在第二階段約4個月之后。考慮到本輪下行出現房企流動性風險和疫情擾動風險,本輪市場第二、第三階段修復所需時間可能更長,并且第三階段修復只包括部分城市。據此推演,今年8月普通二線城市房價企穩,年底部分低能級城市房價企穩。
貝殼研究院認為,假設下半年外部經濟形勢沒有突發事件,根據不同城市需求基本面和政策支持力度綜合判斷,預計今年下半年一線城市與去年同期銷售額基本持平。
而陳霄則認為,由于北京市場潛在購房需求仍較旺盛,預計接下來,隨著市場環境逐步好轉,下半年成交有望迎來顯著上升局面。
張波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預計在相對寬松的信貸政策下,二手房市場積極復蘇的力度會進一步加強,總體來看全年月成交量高峰有望出現在金九銀十。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