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廣西靈山縣艾滋病例失訪700多例:故意傳播時有發生 對社會有多大危害?
據官網消息,廣西靈山縣衛生健康局公布了2021年部門決算,其中披露了該縣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的困難。文件稱該縣艾滋病傳播途徑以性傳播為主,而目前該縣存活的艾滋病病例當中,失訪的就有700多例,失訪率非常高,作為傳染源干預難度較大,故意傳播艾滋病等違法犯罪行為時有發生。
一個縣失訪700多艾滋病例 故意傳播艾滋病等行為時有發生
靈山縣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南部、欽州市中部,轄17個鎮2個街道、411個村委會(社區),行政區域面積3558平方千米。2021年末,靈山縣人口168.71萬,其中農村人口137.03萬。人口自然增長率4.93‰。
此次官方發布的《靈山縣衛生健康局2021年部門決算》(簡稱“部門決算”)中,對6個預算項目進行了績效自評。其中,艾滋病防治補助資金項目自評得分相對較低,僅為53分。
部門決算披露了靈山縣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發現的主要問題及原因,包括:
一是基層防艾隊伍薄弱。由于基層防艾工作量大,待遇不高,防艾人員流動性較大,工作積極性不高,高素質人才欠缺。目前鎮衛生院防艾專干多為聘用及職稱較低(或無職稱)人員。
二是傳染源的管理和控制不到位。我縣艾滋病傳播途徑以性傳播為主,而目前我縣存活的艾滋病病例當中,失訪的就有700多例,失訪率非常高,作為傳染源干預難度較大,故意傳播艾滋病等違法犯罪行為時有發生。
三是防艾宣傳有待加強。農村宣傳力度不夠,宣傳方式較單一,宣傳效果不夠好。入戶宣傳及舉辦的村級知識講座對象多為留守老人和兒童,外出務工人員宣傳不到位。
四是高危人群(暗娼、嫖客)干預難度大。目前我縣艾滋病的傳播途徑以性傳播為主,傳播方式更加隱蔽,綜合干預難度加大,故意傳播艾滋病等違法犯罪行為時有發生。目前大部分暗娼采取趕圩式和主動上門以及手機交流軟件等服務的流動交易模式,難以掌握其活動場所而更難干預,各鎮防艾專干對轄區內的場所不夠積極開展摸底干預工作,不主動發現和干預高危人群。
對此,部門決算提出了針對性的改進措施:
一是繼續加強組織領導,確保事有人管,責有人負。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定期開展督導,注重防治效果,把考核結果與通報、年終績效考核和以獎代補等措施掛鉤。對考核不合格的鎮(街道)和部門,追究主要領導以及相關人員的責任。
二是部門配合,全力推進全縣防艾宣傳教育,提高民眾防范能力。其一是在重點時節,大力開展防艾禁毒宣傳,通過文藝晚會、防艾禁毒教育基地、短信宣傳、講座等多種形式,積極開展防艾拒毒宣傳,營造濃厚宣傳氛圍。其二是進一步落實村干部防艾包村入戶面對面宣傳工作,充分利用農村防艾專項補助經費,整合鎮、村兩級干部以及衛生健康基層力量,加強農村居民的宣傳。同時,教育部門要認真做好學校預防艾滋病宣傳教育工作,其他部門也要密切配合,精準發力,加強技術指導與培訓,共同提升社會大眾艾滋病防治意識和能力。
三是加強傳染源的隨訪管理和控制,提高治療率。加強公安、衛生健康和社會組織等單位團體組成的暗娼人群干預工作隊,加強部門聯動,提高防控干預力度,持續依法嚴厲打擊賣淫嫖娼、聚眾淫亂、吸毒販毒以及故意傳播艾滋病、利用感染者身份進行的違法犯罪活動,對抓獲的賣淫嫖娼、聚眾淫亂、吸毒販毒人員100%進行艾滋病檢測,對檢測陽性感染者100%進行重點管理,對符合治療條件的感染者100%進行抗病毒治療,加大對故意傳播艾滋病行為的懲處案例宣傳。
四是加強督導檢查,確保各項防治措施的有效落實。要加強督導檢查,定期或不定期對各單位進行抽查機制,特別是針對配偶檢測和失訪病例的隨訪工作要不定期抽查各鎮開展的真實性。通過督導檢查及時掌握各單位工作進展情況,了解工作中的重點和難點問題,及時協調解決存在的困難,保證我縣各項工作任務指標按時完成。實行通報制度,對于領導不重視、工作不落實、工作不力、進度落后或工作質量存在問題的單位要進行及時通報,如果因單位領導不重視造成工作不開展或進度很慢、影響全縣防艾工作的,將對單位領導進行約談或按有關規定對相關人員進行嚴肅處理。
廣西現有感染者和病人超9.7萬例 發病數居傳染病前5位
據廣西日報2020年報道,截至10月,我國報告的現存艾滋病感染者104.5萬例,而廣西的艾滋病疫情形勢仍然十分嚴峻,艾滋病疫情基數大,近年來每年新發現報告艾滋病病例在1萬例左右。截至2020年10月31日,全區現有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超過9.7萬例。
從傳播途徑看,廣西的艾滋病以性傳播為主,占95%以上,包括異性和男男同性性傳播,其傳播方式隱蔽,干預難度大;
賣淫嫖娼行為仍在一定范圍存在,安全套使用意識不高,造成艾滋病傳播;
農村中老年感染人數居高,成為艾滋病防治的重點人群;
青年學生自我防范意識不高,對艾滋病感染風險認識不足,“知識、意識、行為”分離嚴重,受到艾滋病威脅明顯加重。
2020年1至10月,廣西共開展了艾滋病病毒抗體檢測906萬人次,跟2019年同期持平,新發現報告艾滋病病例數比2019年同期下降了6.01%;報告死亡病例數比2019年同期下降6.83%。現存活病例抗病毒治療比例提高到85.55%。抗病毒治療成功率達到97%以上,居全國前列。
累計接受中醫治療人數達到4748人,排全國第三。艾滋病疫情形勢總體平穩,患者生存質量得以提高。流動人口、青年學生等重點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識知曉率均超過90%。全區97.3%的二級以上醫療機構、97.6%的鄉鎮衛生院設立了艾滋病篩查實驗室或檢測點,設立了108個抗病毒治療點,艾滋病檢測和治療網絡已覆蓋全區各市縣,服務更加便利。
據自治區衛生健康委疾控處今年官方數據,艾滋病發病數常年居前5位。
2022年4月26日,自治區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召開2022年全區艾滋病防治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會議傳達2022年全國艾滋病丙肝防治技術工作視頻會議精神,通報我區艾滋病疫情形勢和抗病毒治療等工作進展情況,部署下一階段工作。自治區衛生健康委一級巡視員麥家志出席會議并講話。
會議充分肯定了第二輪廣西防治艾滋病攻堅工程(2015-2020年)和2021年全區防治艾滋病工作取得的成績,認為第二輪廣西防治艾滋病攻堅工程取得了宣傳教育和檢測覆蓋面明顯擴大、經輸血和注射吸毒以及母嬰傳播得到有效控制、婚檢孕檢人群HIV感染率和抗病毒治療成功率保持平穩的顯著成效。會議強調,各地各部門要加強組織領導、全面推進廣西第三輪防治艾滋病攻堅工程(2021-2025年),積極擴大篩查和治療、最大限度發現和管控傳染源,推進聯防聯控、強化防艾社會綜合治理,強化宣傳教育、創新開展防治艾滋病宣傳,加強防治體系建設、提升艾滋病綜合防治能力,加強艾滋病防治專項資金的管理、確保資金使用合法合規。
故意傳播艾滋病事件屢有發生 會受到我國法律如何懲處?
近年來,一些從事賣淫活動的女性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嫖娼的男性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受到法律懲處的案例受到各類媒體的關注,相關案例陸續見諸報端。有媒體報道,2019年四川瀘州一女子在明知自身患有艾滋病的情況下,仍以賣淫的方式與他人發生性關系,被判處有期徒刑1年、罰金3000元;2018年云南楚雄兩女子明知患艾滋病還賣淫,法院以傳播性病罪各判刑1年;2018年廣西欽州一男子明知道自己患有艾滋病,仍然發生嫖娼行為,被判處有期徒刑1年3個月,并處罰金3000元。那么一個人明知自己有艾滋病,卻故意傳染給他人,這種行為是否涉嫌違法犯罪,相關的法律依據有哪些?
《艾滋病防治條例》第六十二條規定: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故意傳播艾滋病的,依法承擔民事賠償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九十五條對重傷的定義中,第三項規定“其他對于人身健康有重大傷害的”。第三百六十條 【傳播性病罪】明知自己患有梅毒、淋病等嚴重性病賣淫、嫖娼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罰金。第二百三十四條 【故意傷害罪】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017年7月25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組織、強迫、引誘、容留、介紹賣淫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17〕13號)規定:明知自己患有艾滋病或者感染艾滋病病毒而賣淫、嫖娼的,依照刑法第三百六十條的規定,以傳播性病罪定罪,從重處罰。具有下列情形之一,致使他人感染艾滋病病毒的,認定為刑法第九十五條第三項“其他對于人身健康有重大傷害”所指的“重傷”,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二款的規定,以故意傷害罪定罪處罰:
(一)明知自己感染艾滋病病毒而賣淫、嫖娼的;
(二)明知自己感染艾滋病病毒,故意不采取防范措施而與他人發生性關系的。
關于HIV知識:可以阻斷或預防嗎?該去哪里求助檢測?
(資料來源于廣西自治區衛健委、廣西日報、廣西靈山縣衛生健康局、人民日報等)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