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 溪 行
文/靳開源
時在辛丑,逢端陽之吉,應美人之邀,踏溪野集,采中陽之氣也。隴山之中,秦嶺之陰,自有桃園幽境,隨往之。車行成隊,雁排成行,放歌而行,笑語蕩于群崖之中,歌聲墜入幽澗之里,山環水繞,車如蒼海一舟耳。過羅漢崖、草川沿溪而下,紫燕翔于高宇,窮山落于其后,草木之興,如海似潮,大葉、小葉、綠藤纏繞,灌木、喬木仙菊簇擁,如彼與佳友,不離不棄,傲笑江湖。
午過觀音河、有麥青青、花藍藍、木橋獨于溪上,吹煙發于新村。峰回路轉、車行景逸,有九曲十八彎之佳境。忽逢一村姑,體如修竹,手若玉簪,觀其貌若仙子矣!晃神之余,驚呼山中有此美呼?“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恰如子美《佳人》之描也,訕語捶問,此何境也?美婦掩面而笑曰:“曲溪”同車阿哥,如飲蜜露暢笑而去。
漸行深處,景色更絕,忽前方水毀橋斷不可行也,斷橋之西有幽潭數處,有吹歌者、有垂釣者,有鳥啾啾,有水潺潺,天音地氣,暢然有序,在此相合。臨河近水選一石為屋,席地而坐,圍石為灶、自帶美食佳釀、自帶笑語歡歌,逢山而唱,遇水而戲,不知疲倦,有肥哥小魚略通廚藝,有六女一哥搖擺起舞,歡樂也。夕陽漸遠,斷橋臥波,醉歌晚唱,淳樸自然,逍遙相待,佳境如斯,倩影相隨,狂語瘋話、煩惱憂愁皆扔于幽潭也,然情有多寡,人有浮塵,是無等等,只當黃梁一夢耳。
興盡而歸,小城霓虹初上,天湖溢彩,唯子有懷,故記之。
作者:靳開源,甘肅天水人。地方文史學者,喜好詩詞創作。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