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棉花機采率逾八成 “智慧”棉田方興未艾
中新社烏魯木齊10月29日電 (茍繼鵬)由兩名“90后”管理的新疆尉犁縣3000畝超級棉田29日迎機械化采收。中新社記者在現場看到,一片“白色海洋”中,采棉機伴隨著機器轟鳴聲向前推進,一行行雪白的棉花“盡收囊中”。3000畝棉田將在一周內采收完畢。
“今年是我們超級棉田項目第二季,預計畝產將達到450公斤左右。”超級棉田的管理者之一艾海鵬興奮地說,借助智慧農業管理系統,依靠農地里安裝的氣象站、攝像頭、土壤傳感器等數字基礎設施,可實現精準作業、減少人工投入,這就是超級棉田的“智慧”之處。
看著地里一個個圓滾滾的棉花包,圍觀棉農也紛紛感嘆,兩個人管理3000畝棉田在過去是天方夜譚,如今正成為現實。“通過這兩年的實踐,在現有技術條件下,兩個人管理3000畝棉田是完全可行的。我們要把這種模式‘打磨’好推向市場,幫助更多棉農走上智慧農業的道路,提升新疆棉花的品質和競爭力。”艾海鵬說。
連日來,新疆棉花進入大規模機械化采收“熱潮”。記者從新疆農業農村廳了解到,今年新疆棉花生產呈現面積增、總產增、單產增的“三增”態勢。目前,共投入采棉機7400余臺,棉花機采率也較上年提高6個百分點,達到81%。
近日,記者走進阿克蘇地區沙雅縣紅旗鎮喀什托格拉克村的一處棉田,兩臺國產采棉機正在采收棉花,一派豐收景象。沙雅縣約190萬畝棉花喜迎豐收,萬頃棉海里采棉機高效作業,預計11月中旬全部采收完畢。
地處塔克拉瑪干沙漠北緣的沙雅縣是中國優質棉生產基地,水土光熱資源豐富,適宜棉花生長,棉花種植面積常年穩定在190萬畝左右。近年來沙雅縣不斷優化棉花品種結構,加快農業先進技術推廣應用,棉花生產現代化、智能化、信息化水平逐年提高,今年該縣棉花機采率達到90%以上。
新疆是中國棉花主產區,近年來,新疆棉花種植全程機械化率、棉花機采率“節節高升”,農業無人機、智能水肥一體化設備等新農具走進田間地頭,“智慧”棉田漸成“后起之秀”。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