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久久久久久_久久新_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_日日夜夜精品视频_欧美一区二区免费

首頁 > 伏羲 > 正文

傳承始祖伏羲文化根脈 匯聚中華民族復興力量——寫在2023(癸卯)年公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大典舉行之際

傳承始祖伏羲文化根脈  匯聚中華民族復興力量

——寫在2023(癸卯)年公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大典舉行之際

undefined

2021(辛丑)年公祭伏羲大典現場。

何以文明?何以中國?萬物有所生,而獨知守其根。

6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出席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在新的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我們在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把握新時代歷史方位,以堅定的文化自覺、宏闊的歷史視野、深遠的戰略考量,就文化建設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引領中華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推動中華文脈綿延繁盛、中華文明歷久彌新。

留住歷史根脈,傳承中華文明。在歷史長河中,中華民族形成了偉大的民族精神和優秀的傳統文化。這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長盛不衰的文化基因,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伏羲作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位列三皇之首、百王之先。伏羲創歷法、教漁獵、馴家畜、烹食物、定婚嫁、造書契、制琴瑟、創八卦,對中華民族文明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伏羲文化是中華民族優秀的本源文化。在中華民族向文明邁進的艱難進程中,伏羲氏一畫開天,肇啟文明,點燃了中華民族的文明薪火,奠定了中華民族千載傳承、繁榮昌盛的深厚根基。千百年來,伏羲始祖文化已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哲學思想、人文精神和價值觀念的源頭之一。伏羲也被尊為中華人文始祖而受到世代崇敬。

天水,是伏羲的誕生地和伏羲文化的發祥地。每年的6月22日,公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大典都會如期在天水舉行。自1988年天水市恢復公祭伏羲活動以來,經過30多年的發展和積淀,公祭伏羲大典已成為甘肅的一張重要文化名片,甘肅天水也成為世界華人尋根祭祖的圣地。

2023(癸卯)年公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大典,以“傳承始祖伏羲文化根脈、匯聚中華民族復興力量”為主題,追思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功績,感悟創造精神,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凝聚精神力量。

伏羲廟

卦臺山

大地灣遺址

辦好公祭大典傳承精神根脈

作為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在中華民族文明發展史上的地位舉世公認,伏羲文化成為海內外華人普遍認同的民族精神象征、文化標志和情感紐帶。

參天之樹,必有其根;懷山之水,必有其源。伏羲生于古成紀,即今天的天水。天水因此也被稱作“羲皇故里”。公祭伏羲由來已久,世代傳承。據《史記》等記載,早在春秋時期的秦文公十年(公元前756年),就在渭水流域用“太牢”之禮祭祀伏羲。到了明朝形成定制,一年春秋兩祭,程序嚴謹,氣氛莊重,祭文由朝廷禮部制定,制禮作樂,場面十分壯觀。自此,祭祀伏羲成了天水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一直延續至今,相沿成俗。

為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打造世界華人尋根祭祖圣地,1988年天水市政府恢復了公祭伏羲大典。當年6月26日,公祭伏羲典禮在天水伏羲廟舉行,由市政府主辦。隨后有組織的民間祭祀伏羲活動也逐漸恢復。

1989年,天水市委、市政府決定在舉辦公祭伏羲大典的同時,舉辦伏羲文化旅游節。

2005年,省委、省政府將公祭伏羲大典提升為省級規格,確定于每年6月22日(夏至日)舉行。

2013年開始,公祭伏羲大典由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和甘肅省政府共同主辦,天水市政府承辦。

2014年8月,經黨中央、國務院審批,公祭伏羲大典成為我省長期保留舉辦的重點節慶活動,每年舉辦一次,同時與臺灣舉辦海峽兩岸共祭伏羲典禮,實現了海峽兩岸同日同時共祭。

一個個時間節點,見證了天水市弘揚伏羲文化的一步步腳印。2023年,是天水市舉辦公祭伏羲大典第三十四年。30多年來,甘肅省及天水市高度重視這一傳統文化的保護傳承,堅持保護與傳承并重、以發展創新為生命力,公祭伏羲大典的規格和影響力不斷提升,而民眾自發的祭祀伏羲活動也更加興盛。

每年公祭伏羲大典期間,都會有大量來自海內外的華人華僑和國際友人自發前來參加祭拜,開展經濟文化交流活動。公祭伏羲大典已經成為海內外中華兒女慎終追遠祭拜祖先的重大祭祀盛典,對于弘揚中華文明、傳承民族本源文化、增強民族凝聚力、推動絲綢之路經濟帶文化建設有著重要而積極的影響。

弘揚伏羲精神堅定文化自信

伏羲文化是中華文明之源、中華傳統文化之根。弘揚伏羲文化,對提升文化自覺,增強文化自信,實現文化自強具有重要意義。隨著伏羲大典的影響力越來越大,以伏羲文化為競爭力和內核力的經濟模式在天水這片古老的土地上悄然出現,并隨著傳承發揚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潮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近年來,天水圍繞人文始祖、一畫開天、肇啟文明等主題,推出了一批以伏羲文化為主題的歌舞、戲曲等文藝精品。大型舞劇《一畫開天》成功上演,秦腔劇《伏羲伏羲》完成劇本創作。同時,推出伏羲始祖文化傳承創新區精品旅游線路7條,不斷提升伏羲文化品牌影響力、核心競爭力。

天水制訂了《伏羲始祖文化傳承創新區建設實施方案》,提出打造“一個中心、三大展示區”的總體安排,明確了建設的目標任務、重點舉措和相關要求。規劃編制的《伏羲始祖文化傳承創新區建設規劃》初稿也已完成。

伏羲廟數字化保護、大地灣文物保護、卦臺山遺址保護修繕等項目全面建成,大地灣遺址基礎設施建設、卦臺山提升改造、大地灣—隴城古鎮—上關明清街文化旅游景區等項目加快建設。“云游天水暨一部手機游天水”綜合性服務平臺已成功上線運營。

天水與山東同步舉辦2022年伏羲文化論壇,征集論文92篇,為發揚壯大伏羲文化提供了有力借鑒和理論支撐。成立天水伏羲文化促進會,與天水師范學院聯合建設伏羲文化研究院,推動伏羲文化的研究與闡釋。天水市融媒體中心旗下各主流媒體開設專題專欄,邀請專家學者開展伏羲文化等“五大文化”研究訪談,持續推進伏羲文化等“五大文化”傳播普及。

公祭伏羲大典已成為世界華人尋根祭祖的重要平臺,是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中華文明的重要載體,是甘肅省擴大對外開放、加強交流、展示形象、推動發展的重大盛會。辦好公祭伏羲大典,不僅對打造全球華人尋根祭祖圣地,促進文化與旅游深度融合發展,全方位、多角度展示天水乃至甘肅的深厚文化底蘊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增強海內外中華兒女的民族認同感和凝聚力,不斷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也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義。

傳承伏羲文化匯聚復興力量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公祭伏羲大典籌備工作,多次召開會議研究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天水市委、市政府堅持高水平謀劃、高標準籌備,加強領導,靠實責任,及早開展了今年公祭伏羲大典的各項籌備工作,對總體方案進行了多次充實完善。積極與省公祭伏羲大典活動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匯報銜接,就國家主辦單位銜接、重要來賓邀請、海峽兩岸共祭、新聞媒體宣傳、來賓接待安排等籌備事宜進行對接。目前,各項籌備工作已基本就緒。

與往年相比,今年的公祭伏羲大典更加突出主題的時代性,以“延續歷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為宗旨,以“傳承始祖伏羲文化根脈、匯聚中華民族復興力量”為主題,追思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創世功績,感悟創造精神,助力打造伏羲始祖文化傳承創新區,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此外,今年的公祭大典更加突出儀程儀式的傳承性、突出來賓邀請的廣泛性、突出兩岸共祭的延續性、突出系列活動的豐富性、突出賓客接待的人文性、突出網上祭祖平臺的參與性、突出宣傳報道的多樣性。6月22日,天水將再一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海內外嘉賓將通過線上線下同步祭祀中華人文始祖,感受羲皇故里悠久歷史文化,領略天水的秀麗自然風光,體驗古城獨特的風土民俗。

慎終追遠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品質,薪火相傳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道路是漫長的。我們要樹立獨特文化地標和精神標識,使中華民族一脈相承的精神追求更加堅定、長盛不衰的文化基因更加彰顯,在傳承發展中實現文化進步,讓公祭伏羲大典承載的中華優秀文化不斷煥發出新的活力。

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需要大力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振奮民族精神,增強文化自信,踐行文化自覺。伏羲文化和其蘊含的人文精神,無疑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文化寶藏和精神源泉,具有重要的時代價值和現實意義,值得繼承發掘和弘揚光大。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責任編輯:紫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