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久久久久久_久久新_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_日日夜夜精品视频_欧美一区二区免费

首頁 > 首頁 > 特推 > 正文

多地推進線上醫保購藥 網友擔憂藥品質量和藥價等問題

眾所周知,以往大家想使用醫保購買非處方藥,一般是去定點醫院或藥店線下購買,如果通過電商平臺購買再送藥上門,則需要自費。5月26日,“北京醫保”官方公眾號推送消息:北京市正在開展使用醫保個人賬戶線上購藥測試工作。據了解,目前北京市醫療保障局正在組織京東和美團兩家購藥平臺開展非處方藥品線上支付系統測試,力爭在7月1號接入200家以上醫保定點零售藥店后開始正式向參保人員提供服務。

據悉,在北京推出這項服務之前,上海、浙江、遼寧、廣東、四川等地也已通過不同形式推進線上醫保購藥政策的落實。

多地陸續推進線上醫保購藥 網友擔憂漲價、藥品質量問題等

據悉,北京市參保人員在兩家網絡購物平臺可以使用醫保個人賬戶線上購藥了。市醫保局介紹,在京東和美團兩家購藥平臺開展非處方藥品線上支付系統測試。查詢發現,高濟百康大藥房白家莊分店、百康藥房芍藥居藥店、海王星辰藥房雙井店等部分線下醫保定點藥店,已經接入兩家平臺。市醫保局表示,力爭在7月1日接入200家以上醫保定點藥店。

目前,線上支付處于測試階段,本市參保人員打開兩家平臺App,搜索“北京醫保”,即可進入醫保購藥專區,設置收貨地址后,可以看到并選擇附近支持線上醫保支付的藥店;選擇帶有“醫保支付”標簽的藥品,提交訂單后,選擇“北京醫保個人賬戶支付”,可跳轉至支付寶頁面進行醫保電子憑證線上授權,使用醫保個人賬戶余額支付。測試發現,從購藥完成到醫保個人賬戶支付,大約僅需要2分鐘,過程比較流暢便捷。

北京醫保開展使用醫保個人賬戶線上購藥測試工作

另據央廣網報道,在北京推出這項服務之前,上海、浙江、遼寧、廣東、四川等地也已通過不同形式推進線上醫保購藥政策的落實。以上海來說,試點工作從2023年10月開始,截至目前,已有近千家藥店實現線上購藥直接醫保結算,品類覆蓋了大部分非處方藥品。

各地推動這項便捷服務的過程中,也出現過一些擔憂,比如,如何更好地保障醫保資金被合理使用?26日,北京東城區的孫先生和自己的朋友做了這樣一個購藥測試:“我是在我家附近定位的藥房,它可以顯示有可以用醫保個人賬戶支付的信息。我還讓我朋友試了一下,我朋友離我家比較遠,用他的手機選擇這兩家藥房,在買藥的時候就沒有可以用個人醫保賬戶支付的信息。我覺得這個還挺好的,它通過定位的方式,防止隨便刷醫保賬戶的可能性。”

記者向平臺方面核實,目前確實是通過系統定位技術來篩選是否支持醫保支付,這樣就避免了一些用戶可能會使用自己的醫保賬戶遠程為他人購藥的可能。平臺方面表示,正嚴格按照北京市相關部門的要求,有序推進使用醫保個人賬戶線上購藥測試工作。

在醫改專家徐毓才看來,推動線上支付反而提高了智能監測資金合理使用的可能。“社會信息化發展到這個程度,比如說這個定位、你這個人、這個人的病、用藥的頻次、服用的劑量、周期,有沒有什么異常情況,在技術方面都不存在問題。如果沒有線上這一渠道,就線下在藥店里面去買,仍然避免不了基金風險發生。沒有大數據、沒有比對,你就沒有辦法去更好地監管。現在只是需要在醫保基金安全管理方面,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充分的調研,制定一些實施細則和辦法,是能夠避免這個問題的,也能夠確保基金安全的。”徐毓才表示。

徐毓才認為,目前,多地的工作主要還是圍繞常見的非處方藥展開,未來如果能進一步制定合理規范,在科學、安全用藥的前提下,利用互聯網醫院等多種渠道,有效結合醫保個人賬戶余額及統籌基金支付,將“在家收藥”逐漸覆蓋至老百姓慢性病的常用藥、處方藥,將能更好地實現“便捷醫療”。

便民消息公布后在網上獲得一致好評和支持,網友表示希望全國推廣,同時也有網友表示幾個擔憂,一是線上藥品價格會漲價嗎?二是藥品質量如何保證?三是醫保能否直接異地線上購買使用?

網友的一些想法

便民政策引來不法分子 國家醫保局曾發“回流藥”重要提醒

4月26日,國家醫保局公眾號發表文章,給大家重要提醒。近年來,隨著醫保報銷水平的不斷提高、醫保目錄內藥品范圍的逐步擴展,特別是職工醫保門診共濟保障改革的穩步推進,人民群眾買藥用藥更加便捷,醫院、藥店、診所,甚至線上都可購藥并醫保報銷。然而,惠民政策在給全民帶來實惠和便捷的同時,也讓一些不法分子動起了歪心思,不少藥販子通過“高價回收”誘導參保人參與藥品買賣。這種變相回收參保人享受醫保報銷后所購藥品,改頭換面再次銷售的,就是醫保“回流藥”。

“回流藥”,有什么危害?一是“假藥”害人。有的藥販子把真藥賣給零散用藥的小診所,再把真藥盒里裝上假藥賣給藥店,如此以假亂真,如患者不慎服用,不僅影響治療效果,更有可能危及生命。二是“過期藥”誤人。因為藥品的有效期并不直接印在藥片上,很多藥販子把臨期的或已過期的藥品從原包裝中拆出來,再裝入新藥盒。患者只能看到新藥盒上的新日期,并不知道自己吃的是過期藥,如此張冠李戴,輕則延誤病情,重則誤人性命。三是“錯藥”殺人。有的藥販子在拆解重組“回流藥”過程中,劑量規格、藥品種類往往產生混淆。小孩吃了成人藥會有生命危險,需要促進血液循環的患者吃了凝血藥能直接喪命,一些精神類麻醉鎮痛類特殊藥物,甚至被當成毒品轉賣給年少追求新奇的孩子們……福建龍巖的黃某染上了毒癮卻沒有收入,為了吸毒走上了“以販養吸”的道路。她通過寄送、直接送貨、在其租住處直接兜售等方式多次向在校生和社會青年販賣鹽酸曲馬多、聯邦止咳露和奧婷止咳水等藥品牟取暴利,后被公安機關抓獲歸案。四是“騙保”坑人。通過超量配藥、重復配藥等方式獲取藥品后再轉賣給藥販子,這就是欺詐騙保行為。

2020年,浙江省金華市醫保局通過大數據分析,發現血友病人胡某良醫保數據異常,經深入調查,發現胡某良持多人醫保碼,在多家醫院虛開血友病治療藥物百因止,后在全國血友病群發布賣藥廣告,將藥物以1折至2折左右不等的價格出售牟利。胡某良最終被判處十年六個月;其妻明知其為犯罪,仍協助其開藥、寄藥,也難逃法律制裁。“回流藥”的存在,讓全社會都要付出代價。醫生不敢開大量的藥,藥品的包裝量越來越小,正常購銷的市場秩序被嚴重擾亂,本該救命用的醫保基金被少數不法分子不斷“啃食”,最為可惡的是,經過藥販子的“黑手”,“良藥”可能變成“毒藥”,廣大人民群眾的用藥安全將難以得到保障。

參與“回流藥”,有什么后果?直接銷售、間接輔助銷售“回流藥”均屬于欺詐騙保行為。根據《醫療保障基金使用監督管理條例》第四十一條規定,個人以騙取醫療保障基金為目的,利用享受醫療保障待遇的機會轉賣藥品,接受返還現金、實物或者獲得其他非法利益,造成醫保基金損失的,暫停其醫療費用聯網結算3個月至12個月,并處以騙取金額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如涉案金額較大、情節嚴重,還會構成詐騙罪。

針對“藥販子”,國家部委也重拳出擊。2024年2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聯合印發了《關于辦理醫保騙保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明確指出,明知系利用醫保騙保購買的藥品而非法收購、銷售的,依照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條和相關司法解釋的規定,以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定罪處罰;指使、教唆、授意他人利用醫保騙保購買藥品,進而非法收購、銷售,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的規定,以詐騙罪定罪處罰。“兩高一部”近期聯合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曝光了一起全鏈條打擊“回流藥”騙保犯罪的典型案例。在該案中,藥販子馬某雨多次使用趙某某等11人的醫保憑證,在北京多家醫院虛假就醫、購買藥品,并將部分藥品出售獲利,最終被判處有期徒刑八年三個月。

2024年4月,國家醫保局、最高法、最高檢、公安部、財政部、國家衛生健康委等六部門聯合部署了醫保基金違法違規問題專項整治工作,超量開藥、超范圍用藥、倒賣醫保藥品等行為已被列為整治重點。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責任編輯:趙安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