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之水微語:熱點關注——
“開學儀式感”:是必要的精心,還是過度的矯情?
眼下又到了開學季,學生們背著書包走進校園,又開始了新學期的學習。校園里總是彌漫著一種特殊的氛圍,而其中的“開學儀式感”成為了人們熱議的話題。
在這個問題上,有以下看法值得關注,有人覺得“開學儀式感”這是給新學期一個美好的開端,充滿了積極的意義;但也有人對此持有不同的看法,認為這不過是一種形式主義,甚至是過度的矯情。
我們先來說說支持“開學儀式感”的一方。他們認為,精心準備的“開學儀式”能夠讓學生們從輕松的假期狀態迅速切換到緊張的學習模式。比如,一場莊重的開學典禮,整齊的校服,激昂的國歌,校長充滿鼓勵的講話,這一切都能激發學生們內心對知識的渴望和對新學期的期待。就像一位教育專家所說:“適當的儀式能夠為學生們營造出一種積極向上的學習環境,有助于培養他們的集體榮譽感和責任感。”據相關調查顯示,有 70%的學生表示,在經歷了富有儀式感的開學季后,他們更有學習的動力和熱情。
然而,反對“開學儀式感”的聲音也不容忽視。他們覺得,過于注重形式上的東西,反而會增加學生和老師的負擔。為了準備一場盛大的開學儀式,可能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排練節目、布置場地等等。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正常的教學準備工作。而且,對于一些學生來說,這種強制參與的活動并不能真正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反而會讓他們感到疲憊和反感。有學生就曾抱怨:“開學儀式搞得那么復雜,還不如多給我們幾節課講講新知識。”
也有的人說,有正能量的儀式感當然沒什么錯,問題是一些商家看準了這個商機,大肆炒作“開學儀式感”,推出各種高價、華而不實的商品。這無疑擾亂了市場秩序,讓開學這個本應單純的時刻變得充滿了商業氣息,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攀比的不良風氣。
其實,“開學儀式感”本身并沒有絕對的對錯之分。關鍵在于如何把握好這個度,讓它既能起到激勵學生的作用,又不會成為一種負擔。或許,我們可以在保留一些傳統的、有意義的儀式環節的基礎上,更加注重儀式的內涵和實際效果。比如,組織一些有趣的學習交流活動,讓學生們分享自己的假期收獲和新學期的目標。
總之,“開學儀式感”是一把雙刃劍,用得好可以為新學期助力,用不好則可能適得其反。讓我們共同思考,如何讓開學儀式感真正成為學生們成長道路上的助力,而不是絆腳石。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