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久久久久久_久久新_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_日日夜夜精品视频_欧美一区二区免费

首頁 > 首頁 > 綜合 > 正文

難以忘懷的紅軍英烈

(張仕文) 2025年是紀念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90周年、遵義會議召開90周年,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4月4日清明節,到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祭掃的人如潮湧。我帶著川陜蘇區巴山人民的情懷,同紅四方面軍原巴中縣蘇維埃主席兼軍事指揮長朱仕賢之子朱長征,一大早就來到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為我的表爺朱仕賢及他的親密戰友紅三十軍政治委員,后任國家主席、全國政協主席李先念墓碑祭掃。

難以忘懷的紅軍烈.jpg

1955年,朱仕賢被授予上校(正師級)軍銜時,在北京留影。

自1994年,我來到北京從事新聞媒體三十多年來,每逢清明節,我都要同父親張開選,到八寶山為我的表爺朱仕賢(曾祖母朱張氏的親侄子)祭掃墓碑。今年的清明節,與往年更不尋常之處,是父親于北京逝世,1月15日在八寶山火化正好是80天的忌日。聽父親生前常常對我講:1953年,他從參加抗美援朝出國作戰回國之后,安排在黑龍江省公安廳,幾乎每年都要到北京去看望表爺朱仕賢。1974年4月5日,也就是五十一年前的清明節前夕,當表爺患肺癌,在北京解放軍三O一醫院住院,父親去看望在他生命處于極度垂危,離別之前,表爺拉住父親的手久久不能松開,并囑咐父親,我的親姑姑是您的親奶奶,我們是最好的親戚關系。我死后,希望您同家人,常常來八寶山看我,同時告誡父親,我與紅三十軍政治委員李先念,從戰斗在川陜蘇區到而今,關系就十分密切,前段時間我住進醫院,他還專門來看我。我死了以后,希望你時常去看望他,并代我向他們家人問好。說完,我父親與表爺止不住熱淚滾滾……。從那以后,父親與表爺朱仕賢、表婆劉伯芳、表叔朱長征全家結下了更為堅實的深厚親情。

難忘懷的紅軍英烈.jpg

1974年4月,朱仕賢在北京逝世,骨灰盒安放在八寶山革命公墓。

難以忘懷的紅烈.jpg

 

2007年,朱仕賢妻子劉伯芳逝世后,骨灰同時安放在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基。

 

表爺朱仕賢,1909年5月出生在原巴中縣興文鄉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1932年12月他同妻子,小名丁香子同時參加紅軍(后在長征途中犧牲)。1933年2月朱仕賢加入了中囯共產黨,在他擔任巴中縣蘇維埃書記、蘇維埃主席兼軍事指揮長時,把自己老家興文鷂子巖楊家大院(現在的興文五谷村),作為巴中縣招慕紅軍的練兵場、指揮部。組織動員巴中3萬多優秀兒女踴躍參加紅軍,僅少共師就達6千多人,同時積極組織農民籌集軍糧達4千萬斤。因朱仕賢工作成就突出,1934年8月1日,中共川陜省委命名巴中縣為 “川陜省蘇維埃模范縣”。他參加了反 “三路圍攻” “六路圍攻” 等重大戰斗,1935年3月,紅四方面軍實行戰略轉移,他參加了長征,三過雪山草地,先后擔任陜西第二路游擊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川陜甘西北特委組織部長。抗日戰爭時期,任鄂東軍區后勤部政治委員,與日軍進行了艱苦的戰斗。解放戰爭時期,任華東軍區解放縱隊供應處政治委員,參加了淮海戰役和渡江作戰。在戰爭年代他出生入死、多次負傷,建立了不朽的功勛。

難以的紅軍英烈.jpg

1954年,朱仕賢(右1)回巴中老家,同姐姐朱仕張(左1)、侄兒張正乾、侄女張正桂合影。

新中國成立后,1955年朱仕賢被授予上校(正師級)軍銜。榮獲三級八一勛章,三級獨立自由勛章,二級解放勛章。隨后任解放軍總后勤部軍械學校政治處主任,解放軍炮兵第一軍械學院政治部主任、總后勤部駐沈陽軍事代表室政治委員、總后勤部天津辦事處政治部副主任等職務。文化大革命中,他受到了沖擊、經受了考驗。1974年4月3日,因患肺癌在北京逝世,追悼會在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隆重舉行,骨灰安放在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同時《解放軍報》刊發了消息。

難懷的紅軍英烈.jpg

1965年,朱仕賢(右1)攜兒朱長征、女朱林、朱長虹,同侄子張開選(左1)在天津合影。

與朱仕賢十分親密的戰友李先念,1933年在川陜蘇區曾任紅四方面軍笫三十軍政治委員,后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全國政協主席等職務。

難以忘懷紅烈.jpg

2025年清明節,朱長征(左)同張仕文,為朱仕賢墓碑祭掃敬獻鮮花合影。

1992年的6月21日,83歲的李先念在北京病逝。在他病逝之前,對自己的身后事向組織上做了簡單的兩個遺愿:一是在自己的墓碑上不要刻他的名字和簡介;二是將自己的一部分骨灰撒在他當年戰斗過的地方。

2025年清明節,張仕文為朱仕賢的親密戰友、原國家主席李先念墓碑,祭掃敬獻鮮花留影。

遵循國家主席李先念生前的遺愿。部分骨灰安葬在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在他的墓碑上面沒有刻他的名字,也沒有留下自己這一生的簡介。墓碑上只刻有這么24個字:“先天下之憂而憂,與天地同在,念人間之樂而樂,共日月齊光。”同時,將他的部分骨灰撤在他當年擔任紅四方面軍第三十軍政治委員,指揮戰斗的川陜蘇區 —— 四川巴中通江縣空山壩戰役。

如今的巴中市通江縣空山壩矗立著一塊明顯的墓碑,上面刻有八個字:“李先念骨灰撒放區。當年的這場戰役打得十分慘烈,即使九十多年過去了,如今還能在空山壩看到這場戰斗留下的戰壕和痕跡。

難以忘懷紅軍英烈.jpg

2025年清明節,朱長征(左)同張仕文,為朱仕賢墓碑祭,掃敬獻鮮花合影。

在革命戰爭年代,李先念功勛卓著,出生入死。尤其是在1983年,他當選為國家主席,時年已是74歲高齡。他身負國家重任,為黨和國家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每當我們想起黨和國家領導人李先念,當年紅四方面軍總指揮徐向前、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陳昌浩、紅四方面軍副總指揮王樹聲、 紅四方面軍政治部主任張琴秋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戰斗在巴中,創建了全國第二蘇區川陜革命根據地,留下了許許多多值得人們傳頌的佳話,至今廣為傳頌。

我同朱長征叔叔,在為我的表爺朱仕賢、同他十分親密的戰友李先念敬獻鮮花掃完墓后,我們站在墓碑前,咽不住內心的激情,兩眼含著淚花,在祭掃離開他們的時侯,我們的心情久久難以平靜!

 

專欄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0